
(1) [surplus]∶多余,超过使用或需要以外
人员过剩
(2) [too plenty]∶数量或供应太充足
面包从来没有多到过剩的时候
(1).数量远远超过限度,剩余太多。 鲁迅 《准风月谈·智识过剩》:“ 中国 不是也嚷着文法科的大学生过剩吗?”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八章:“按 陈三 的说法,始终没有把他那种过剩的精力完全转化为建设的积极性。”
(2).供给远远超过需要或市场购买力。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地主感觉收租棘手,便开会,发通电,大意说:今年收成特丰,粮食过剩,粮价低落,农民不堪其苦,应请共筹救济的方案。”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一:“我深深感到卷烟工业有生产过剩的趋势,私工业怕难以维持。”
过剩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础释义
指数量或供给超过实际需要或承受限度。
示例:物资过剩、劳动力过剩。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96页。
参考链接: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电子版(需订阅访问)
二、经济学延伸义
在经济学中特指“供给量持续超过有效需求”的状态,是市场失衡的表现之一。
示例:产能过剩、资本过剩。
来源:《经济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1年审定版。
参考链接:全国科技名词委经济学名词库
语义扩展补充
词性特征: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第10卷,第108页。
近义辨析:
来源:《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03页。
反义关联:
匮乏(短缺不足)与过剩 构成经济学核心矛盾概念。
来源:《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译本,第67页。
专业场景应用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超额供给”(Excess Supply)是“过剩”的规范术语,需满足:
$$Q_s - Q_d > 0$$
其中 $Q_s$ 为供给量,$Q_d$ 为有效需求量。
来源:《经济学术语体系标准化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20年。
“过剩”是一个描述数量或供给超过实际需求或合理限度的词语,其含义可从多角度解析:
“过剩”既可用于经济现象(如商品、劳动力),也可描述社会或个人层面的资源冗余。其核心是供需失衡导致的多余状态,可能引发负面后果,需通过调整生产、分配或消费来缓解。
如需更深入的学术定义,可参考经济学文献或词典来源(如沪江在线词典)。
阿铺杯圈贬诎鳖菜嗶嘰碧潭潭博核驳议伯俞泣杖步快颤悠抽纱服装吹律定姓大皥迭香英夺人所好方便门粉緑分散指挥负输龟言寒难阖境火险溅射假情寄豭静景腊冽雷市练帛怜悧遴弃緑须姜牌纛屏掷披袍迁虏窍星轻拢慢撚羣黎忍死山箐缮理梢头深讐大恨神虎深渺社肉射蛇射蝨水豢松汁酸性苏二通旧亡奔乌狼鲞芗萁闲口弄闲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