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得貌。《后汉书·袁术传》:“当谓使君与国同规,而舍是弗恤,完然有自取之志,惧非海内企望之意也。” 李贤 注:“完然,自得貌。”
(2).完美貌。《新唐书·文艺传序》:“ 大历 贞元 间,美才辈出,擩嚌道真,涵泳圣涯,於是 韩愈 倡之, 柳宗元 、 李翱 、 皇甫湜 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抵轢 晋 魏 ,上轧 汉 周 , 唐 之文完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
“完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释义及用法: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后汉书》《新唐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完然》是一个表示完整、彻底的词语。它常用来形容事物具有整体、完备、无缺的状态。
《完然》这个词的部首是「宀」,共有12个笔画。
《完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用「完」表示事物的完整,「然」表示某种状态或性质。后来,这两个字合并成了「完然」,表示事物具有完整的、完美的状态。
《完然》的繁体字是「完然」。
在古代,「完然」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完」字在古代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宛」,形状与现代的「完」相似;另一种是「元」,写法上稍有差异。而「然」字的古代写法是「肰」,与现代的写法有所不同。
1. 这个计划的执行非常完然,没有任何差池。
2. 他的表演技巧已经完然超越了其他演员。
1. 完整:表示事物没有缺陷、残缺。
2. 完美:表示事物达到了最佳状态,毫无瑕疵。
3. 完善:表示事物经过改进和完善后更加完整、完备。
完全、彻底、齐全、尽善、纯粹
残缺、不全、不足、未完成、不彻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