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容足的意思、容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容足的解释

仅能立足,形容所处之地极狭小。《庄子·外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魏书·司马衍传》:“ 嶠 復喻 侃 曰:‘ 苏峻 遂得志,四海虽广,公寧有容足乎?’” 唐 刘商 《与于中丞》诗:“万顷荒林不敢看,买山容足拟求安。” 明 王世贞 《即事书怀》诗:“我自安排容足处,裁诗先属 太茅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从前我只道 上海 的地方不好,据此看来,竟是天地虽宽,几无容足之地了!” 郭希仁 《从戎纪略》:“司令部地本窄狭,办公人员仅能容足,来者皆集于门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容足(róng zú)是古汉语词汇,字面指“仅能容纳双脚”,引申为空间极其狭小、仅可立足之地。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强调在有限空间中勉强存身的状态,常含被动或无奈意味。以下从释义、出处及用法展开说明: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本义

    “容”指容纳、容身,“足”即脚部,合指仅能放下双脚的微小空间,形容处境局促。

    例: 庄子言“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喻人所占不过方寸之地(《庄子·外物》)。

  2. 引申义

    • 生存空间受限:指勉强维持生存的狭小范围,暗含困境。
    • 象征性空间:抽象指代勉强存在的余地或机会,如“无容足之地”即无立身之所。

二、权威典籍出处

  1. 《庄子·外物》(战国)

    “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

    释义: 大地虽广,人所需不过立足之地;若将立足外的土地挖至深泉,人还能使用吗?此句以“容足”喻人实际需求的渺小,反思贪欲之虚妄。

    (来源:《庄子》原文|中华典藏)

  2. 《列子·说符》(战国)

    “偷则夜治室,穴垣为户,容足而入。”

    释义: 盗贼凿墙为洞,仅容双脚通过而入。此处强调空间的极端狭窄。

    (来源:《列子》原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三、近义关联词


四、现代使用场景

“容足”今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讨论,常见于:

  1. 历史文本分析:解读古籍中空间与生存哲学的关系。
  2. 成语化表达:如“无容足之所”形容无处安身。
  3. 文学修辞:借物理空间隐喻精神或社会压迫感。

“容足”以具象空间映射生存困境,承载道家对欲望与需求的辩证思考。其释义需结合语境,核心始终围绕“极狭小的物理/抽象空间”及“勉强存续的状态”。

网络扩展解释

“容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综合多来源解析如下:

词义解释

出处与演变

  1. 哲学起源: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通过夸张手法强调人类需求的局限性,暗含对贪欲的反思。
  2. 历史引用:
    • 《魏书·司马衍传》用“四海虽广,公寧有容足乎?”表达对政治局势的忧虑。
    • 唐诗中,如刘商《与于中丞》的“买山容足拟求安”,借以抒发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使用场景

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成语(如“容足地”),可参考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綳子褊介边落别庐鼈珠丙明层颠陈表出陈翠襟氹子德輶如毛吊线端序放桃贩沽房苑高垒深沟高说咕嘬焊栅鸿波江淮戒归径遂金匼匝旧好酒史俱揔坑煞駃疾老监乐死连疏僚隶历命懋德冒愬没什麽冥供拿捏骈四俪六掐尖落钞清谣亲自穷迹散亡三宅誓墓施皮茨书简熟眠索郎肃勤弯弯曲曲无师自通仙乡小谅谢恩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