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犂镜的意思、犂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犂镜的解释

亦称“ 犂壁 ”。亦作“犁镜”。安于犁铧上方的金属部件。用以翻转和破碎犁起的土块。 唐 陆龟蒙 《耒耜经》:“民之习者通谓之犂。冶金而为之者,曰犂鑱,曰犂壁……耕之土曰墢,墢犹块也。起其墢者鑱也,覆其墢者壁也。” 克非 《春潮急》二:“暗褐色的泥坯,从犂镜上连续不断翻滚下来,摆成一条整齐的小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犂镜(又作“犁镜”)是中国传统农具犁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功能是翻土碎土。该部件安装在犁铧后方,呈弧面状金属板,通过调整倾斜角度控制翻土方向和深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安装在犁铧上方,用以翻土的弧形铁板”,属于农耕文化中的典型器具。

从结构功能分析,犂镜采用铸铁或锻铁制成,其曲面设计符合力学原理,能有效将犁铧掀起的土块导向侧面翻转。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的“犁镜受土之处,形如半月”印证了这一构造特征。在北方旱作农业区,山西阳城犁镜因特殊合金配方形成的白口铁材质,兼具耐磨性与韧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域文化中该部件有不同称谓:晋南称“犁面子”,陕南谓“犁碗子”,《中国农具史纲》收录的“犁壁”“犁耳”等别称均指向同一构件。其形制演变可追溯至汉代铁犁的发明,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铁犁镜实物印证了该农具两千年的发展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

“犂镜”是传统农耕工具中的关键部件,其含义和功能可结合历史文献及工具结构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犂镜”又称“犁镜”或“犂壁”,是安装在犁铧(耕地的主要金属部件)上方的金属装置,主要作用是通过翻转和破碎犁起的土块,使土壤松软,便于后续耕作。

2.结构与功能

3.历史文献佐证

唐代陆龟蒙《耒耜经》记载:“冶金而为之者,曰犂鑱(铧),曰犂壁……覆其墢者壁也。”说明犂镜在唐代已广泛使用,且与犁铧配合完成耕作流程。

4.其他名称与变体

在不同地区或文献中,犂镜也被称为“犁壁”(如《耒耜经》)或“犁镜”(现代常见写法),名称差异主要源于方言或历史用字演变。

5.实际应用示例

现代文学作品如克非《春潮急》中描述:“暗褐色的泥坯从犂镜上翻滚下来”,生动展现了犂镜在耕作中对土壤的处理效果。

“犂镜”是传统犁具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结构图示或地域差异,可参考农具研究专著或地方农耕志。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棺剥庐悲歌采菱歌禅灯缠头嗔恚心愁黯单幅钝刀子割肉放排放偷反听内视梵行先生飞隼风度福倚祸伏赋银该邃贡遗勾捉鬼路海米泓涵花池活销销检覆焦聒警惧九距樛流棘轴疽肠口不应心枯腐连月鴾鷡脑力劳动棚琶劈荆斩棘倾羡秋决起心跧伏上介烧残申张耍手艺水牯水雾榫卯谈僧体看楟花通天宝带投冠图子宛舌危拔小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