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剥庐的意思、剥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剥庐的解释

(1).扒毁房舍。《易·剥》:“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王弼 注:“君子居之,则为民覆荫;小人用之,则剥下所庇也。” 高亨 注:“剥,扒毁也。庐,房舍。” 汉 焦赣 《易林·乾之震》:“失舆剥庐,休坐徙居。”《旧唐书·萧遘孔纬等传论》:“ 濬 纬 养虎於前, 胤 璨 剥庐於后。”

(2).指贫困之居。《文选·左思<魏都赋>》:“庶覿蔀家与剥庐,非苏世而居政。” 吕延济 注:“剥庐,小人穷困之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剥庐是汉语古语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与经典文献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剥”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裂也”,本义指物体表面的剥离脱落,引申为侵蚀、损害。“庐”在《玉篇》中注为“屋舍也”,特指简易住所。二字组合构成动宾结构,字面意为“毁损屋舍”,《周易正义》将“剥庐”解释为“居舍被毁”的危殆状态。

二、经典用例 该词主要见于《周易·剥卦》,其爻辞载:“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此处以房屋遭毁比喻人事衰败,王弼注称:“处卦之终,独全不落,故曰硕果不食。小人居之,则剥庐舍也。”《周易集解》引虞翻注强调其象征意义:“坤为庐,剥烂,故剥庐也。”

三、现代语义 在当代汉语研究中,《古汉语大词典》将其训释为“毁坏居室”,多用于形容战乱灾祸导致的居所损毁,或借喻社会动荡造成的民生凋敝。相关研究可参考中华书局《周易译注》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易今注今译》。

网络扩展解释

“剥庐”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核心释义
    指剥夺他人财产或扒毁房舍,常比喻掠夺行为。另一层含义引申为贫困的居所,象征生活窘迫。

  2. 发音争议
    存在两种读音:

    • bō lú:多见于成语词典,强调“剥夺”动作。
    • bāo lú:更贴近口语化表达,如“剥皮”中的“剥”发音。

二、详细解析

  1. 来源与典故
    出自《易经·剥卦》:“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 君子掌权时庇护百姓,小人当权则毁坏房屋、掠夺财物。
  2. 引申含义

    • 行为层面:指通过暴力或强权剥夺他人财产(如抢劫、强拆)。
    • 状态层面:形容极端贫困的居住环境(如《魏都赋》中“剥庐”代指穷人居所)。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词汇

类别 词汇示例
近义词 掠夺、强取豪夺
反义词 施舍、济困扶危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古典用例,可参考《易经》原文或汉代焦赣《易林》。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屋漏陂陇惨懔篡据丹宫登攀等守丁母忧兜兜对撇子独竖一帜发禄翻车方罫雰霭分毫不值负物阁栏害盈旱冰皇驳火雷祸至无日坚白相盈坚昆脊梁骨景夕济私舅弟郡朝考定可愧烂发冷色离聚泯荡鸣于乔木尼姑庵俳丽盘田袍领片断平乐馆千变穷极思变群轻折轴祛禳日角龙庭襦领塞马三写成乌山烧沙月设兵推嬗外向微潮偓佺幰衣小己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