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遗的意思、贡遗的详细解释
贡遗的解释
进贡、馈赠的礼物。《三国志·魏志·田畴传》:“ 乌丸 、 鲜卑 并各遣译使致贡遗, 畴 悉抚纳,令不为寇。”
词语分解
- 贡的解释 贡 (貢) ò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贡。纳贡。贡献。贡品。贡赋。 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贡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贡举。 姓。 笔画数:; 部首:贝;
- 遗的解释 遗 (遺) í 丢失:遗失。遗落。 漏掉:遗忘。遗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专业解析
贡遗(gòng yí)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通常指代古代臣民向君主或上级进献贡品的行为,亦可泛指赠送财物。该词由“贡”与“遗”两字构成:
- 贡:本义为向君主献纳物品,如《尚书·禹贡》记载“任土作贡”,指根据土地情况制定贡赋。
- 遗:在此语境中读作“wèi”,意为赠送、给予,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欲厚遗之”,即指馈赠财物。
综合来看,“贡遗”强调进献与馈赠的双重含义,多用于描述古代礼仪制度或文献中的财物往来。例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提到“岁时贡遗,以报其德”,即指定期进献以表答谢。
网络扩展解释
“贡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1.基本释义
- 贡遗(读音:gòng yí/wèi)指进贡与馈赠的礼物,常用于描述古代边疆民族或属国向中央政权献礼的行为。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如《三国志·魏志·田畴传》记载:“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2.字义分解
- 贡:本义为臣民或属国向君主进献物品,如“贡品”;
- 遗(此处读wèi):通“馈”,指赠与、馈赠。
3.历史背景
该词反映了古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互动关系,既有政治臣服(进贡)的象征意义,也包含经济、文化交流(馈赠)的实际功能。例如,乌丸、鲜卑等民族通过“贡遗”表达归附,同时换取中原政权的安抚与接纳。
4.应用场景
- 文献用例:主要见于史书,描述边疆治理或外交活动;
- 现代使用:已不常见,属于历史词汇,多用于学术研究或古籍解读。
5.注意事项
- 需根据上下文区分“遗”的读音:表“馈赠”时读wèi,表“遗留”时读yí。
“贡遗”是古代政治经济关系的复合体现,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其双重含义。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三国志》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把酒持螯避暑蚕候怆囊当班第三産业蹲沓笃义防拓風牖干健羹饭赓诗公荒何道魂丧神夺减色骄庸经川今样醵借刻吏客亭昆仑竹流素龙飞榜隆思炉食饽饽毛虫祖莫名其妙逆命逆信泼墨千千轻齎银寝幌弃平居骑月雨羣凶溶与商猋赏信罚必山外烧羊深空申说食苹鹿视膳守事水龙带耸企宿雏塑料薄膜蜩梁弦外之意赩红辛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