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三国 吴 孙策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策 为人,美姿颜,好笑语”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时年少,虽有号位,而士民皆呼为 孙郎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孙策 当先出马,高声大叫:‘ 孙郎 在此!’众军皆惊。”
(2).指 三国 时 吴 主 孙权 。 唐 王维 《故人张諲以诗见赠聊获酬之》:“屏风误点惑 孙郎 ,团扇草书轻内史。” 赵殿成 笺注引《历代名画记》:“ 曹不兴 , 吴兴 人也。 孙权 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 权 疑其真,以手弹之。” 宋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按, 孙权 曾骑马射虎,马被虎伤, 权 投以双戟,虎却。参阅《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孙郎”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孙策(三国时期东吴奠基者)
根据《三国志》记载,孙策因年轻英俊、骁勇善战,被百姓称为“孙郎”。例如《江表传》提到:“策时年少,士民皆呼为孙郎”。
孙权(东吴开国君主)
唐代王维的诗句“屏风误点惑孙郎”中,“孙郎”指孙权,源自孙权误将屏风上的墨点当作苍蝇的典故。
在部分现代语境或非历史类作品中,“孙郎”可能被借喻为年轻英俊的男子。但这种用法多见于文学创作,并非传统主流释义。
孙郎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特指智勇双全,才华出众的年轻男子。
孙郎的拆分部首是子和阝,分别表示“子”字的意义,“阝”字的意义。它的笔画数为五画。
孙郎一词最早见于《曹操传》中,用来形容刚正不阿的年轻人孙乾。后来这个词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形容年轻有才华的男子的代名词。
繁体字中的“孙郎”与简体字写法一致。
在古代,汉字书写形式有所变化,孙郎的古时候写法是“孫郎”,使用了不同的字体和结构。
1. 周围的人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孙郎,才华横溢又善于处理各种问题。
2. 这位年轻的孙郎在政界崭露头角,备受瞩目。
1. 孙道士:指具有高深道家修为的道士。
2. 孙武:指中国古代军事家、哲学家孙武,是《孙子兵法》的作者。
聪明才智、英俊潇洒、英勇果敢。
愚笨、无能、庸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