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州常山的意思、海州常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州常山的解释

即臭梧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二》:“沿堤有木,其叶如桑,其华五出,筒状而薄赤,有微香,碎之则臭,殆海州常山类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海州常山(学名:Clerodendrum trichotomum),是马鞭草科(Verbenaceae)大青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该名称源自其最早被发现于中国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一带,且叶片形态与常山(Dichroa febrifuga,虎耳草科植物)相似,故得名。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特征:


一、植物学特征

  1. 形态描述

    • 叶片:对生,宽卵形或椭圆形,长6-15厘米,全缘或具波状齿,背面密被白色柔毛。
    • 花果: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紫红色,5深裂;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高脚碟状;核果蓝紫色,包于增大的宿萼内,形似"灯笼"。
    • 气味:枝叶揉碎后有特殊气味,故民间亦称"臭梧桐"。
  2. 分布与生境

    原产中国东部至朝鲜、日本,多生于山坡、林缘及溪边,耐旱且适应性强。


二、药用价值与文化意义

  1. 传统药用

    根、叶入药,称"臭梧桐",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性凉味苦,具祛风湿、降血压之效,用于风湿痹痛、高血压等症(来源:《中华本草》)。

    注意:药用需遵医嘱,避免自行服用。

  2. 文化意象

    秋季蓝果与红萼相映,观赏性佳,古人赞其"紫珠映玉盏",常见于园林栽培(来源:《中国植物志》)。


三、名称考据


参考资料

  1. 《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条目. 在线访问
  2. 《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3. 《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年校注本.
  4. 《江苏植物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注:链接仅供学术参考,内容以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海州常山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中药植物,其解释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基本释义

海州常山是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的中文名,学名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别称臭梧桐、八角梧桐、追骨风等。该名称源自其主产地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及叶片形态类似常山(虎耳草科植物)的特征。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米。叶对生,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叶表深绿,叶背淡绿,全缘或波状齿;花为伞房状聚伞花序,花萼紫红色,花瓣白色或淡红色,果实为蓝紫色核果。
  2. 生长习性:喜光耐半阴,适应性强,可在酸性、中性或盐碱土壤生长,抗寒抗旱能力突出,常见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

三、药用价值

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功效包括:

四、其他用途

因花果共存且色彩鲜艳(白花、红萼、蓝果),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适合孤植或丛植。


如需更详细分类或栽培信息,可参考植物图鉴或专业中药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挺班行罢职残露缠緜悱恻超短波诧叹簇合东崖断正二簧发单放謌燔玉蜂猜蝶觑锋铓毕露感宕高谈各有所职鼓唇故俗捍城槐第诲示家闾江翻海搅焦煎界天浄律进救涓注居所巨制愧腼料事如神临年隆庆窰蒙稚棉短绒明诏拼搏前敌千里同风琼香全部乳臭小儿上情深圳特区石壁时方失音衰杖数字肃气肃疏通信鸽投充推襟送抱衔卮卸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