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烈假的意思、烈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烈假的解釋

指害人的疫病。《詩·大雅·思齊》:“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鄭玄 箋:“烈、假,皆病也;瑕,已也。” 馬瑞辰 通釋:“‘烈’即‘癘’之叚借;‘假’當為‘蠱’,蠱、假亦一聲之轉。”一說指嚴重的蟲災。 高亨 注:“ 于省吾 《詩經新證》:‘烈,猛也;假,借為蠱( 漢 《唐公房碑》作癘蠱不遐)巫蠱也。’ 亨 按: 于 讀假為蠱,可從。但蠱乃害蟲的總名……瑕,借為‘徦’,至也。此二句言:故在 文王 時,既無疾疫為害,蟲災亦不發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烈假”一詞的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分兩個層面解釋:

一、古代文獻中的原始含義 根據《詩經·大雅·思齊》的記載,“烈假”最初指代災害性現象:

  1. 疫病說:鄭玄注解為“烈、假,皆病也”,認為指嚴重的傳染病;
  2. 蟲災說:學者馬瑞辰、高亨提出“烈”通“疠”(瘟疫),“假”通“蠱”(害蟲),可引申為蟲災。

二、現代語境中的衍生義 查字典等現代資料将其定義為成語,由“烈火真金”與“假貨”組合而成,形容僞裝逼真、難以辨别真僞的現象。但需注意:

建議區分使用場景:學術研究或古籍閱讀時建議采用原始釋義,日常交流中若使用衍生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烈假》的意思和拆分

《烈假》是一個含有繁體字的詞語,意為“裝模作樣,假裝烈士的樣子”。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烈”和“假”。

拆分部首和筆畫:

《烈假》的來源和繁體寫法

《烈假》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裝模作樣、僞裝行為的現象,因此出現了這個詞彙。

繁體字寫法:烈假(犛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烈假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烈假的字形和現代字形基本相同,隻是字體的書寫風格可能不同。

《烈假》的例句

1. 他雖然表現出一副烈假的樣子,但大家都看得出他并不真誠。

2. 這個人總是喜歡烈假裝作别人的樣子來吸引别人的注意。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烈士、假裝

近義詞:僞善、僞裝

反義詞:真實、真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