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害人的疫病。《詩·大雅·思齊》:“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鄭玄 箋:“烈、假,皆病也;瑕,已也。” 馬瑞辰 通釋:“‘烈’即‘癘’之叚借;‘假’當為‘蠱’,蠱、假亦一聲之轉。”一說指嚴重的蟲災。 高亨 注:“ 于省吾 《詩經新證》:‘烈,猛也;假,借為蠱( 漢 《唐公房碑》作癘蠱不遐)巫蠱也。’ 亨 按: 于 讀假為蠱,可從。但蠱乃害蟲的總名……瑕,借為‘徦’,至也。此二句言:故在 文王 時,既無疾疫為害,蟲災亦不發生。”
"烈假"是一個較為古雅且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的詞彙,其含義需從古漢語角度進行解析:
一、字義分解與核心含義
二、權威典籍中的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著名的出處是《詩經·周頌·烈假》(篇名即用此詞):
"烈假不瑕"(光明美好無瑕疵)。 鄭玄箋注:"烈,光也;假,嘉也"。意指(先王之德)光明嘉美,沒有瑕疵。
三、語義演變與消亡 "烈假"作為合成詞主要保留在先秦文獻(尤其是《詩經》)及其注釋中。隨着語言發展:
主要參考來源:
“烈假”一詞的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分兩個層面解釋:
一、古代文獻中的原始含義 根據《詩經·大雅·思齊》的記載,“烈假”最初指代災害性現象:
二、現代語境中的衍生義 查字典等現代資料将其定義為成語,由“烈火真金”與“假貨”組合而成,形容僞裝逼真、難以辨别真僞的現象。但需注意:
建議區分使用場景:學術研究或古籍閱讀時建議采用原始釋義,日常交流中若使用衍生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說明。
安矢阿平絶倒白鹿皮币暴舉北國不拘細節殘滅慘笑參直參綜臣心如水徹上徹下慈顔聰明反被聰明誤達練當闌丹棘地價稅獨善兒童福利院風汛拂手趕子狗彘寡人之疾槐蠶花民火力發電金碧輝煌寖興禁鑰稽山康熙字典科結摳迎離魂靈秘馬乾沒幹凈鳴鳥竊案青羅帔全音區理捎關打節畲火實才世談誰邏説喈索婦堂布天陛天有不測風雲條幹微步污官五積六受相知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