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醴辞的意思、醴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醴辞的解释

古代行冠礼,宾客酌冠者醴酒时的祝辞。《仪礼·士冠礼》:“醴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醴辞

“醴辞”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复合词,其含义与特定的仪式和表达形式相关。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释义

    “醴辞”指古代在行醴礼时所诵读的祝辞或赞辞。“醴”本指一种甜酒,常用于祭祀、宴飨或冠礼、婚礼等仪式。“辞”即言辞、文辞。因此,“醴辞”特指在敬献醴酒这一特定礼仪环节中,由主持者或参与者诵读的、符合礼制规范的固定或即兴的颂美、祝福之辞。其核心在于礼仪场合中与献醴酒相伴的仪式性语言表达。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2. 出处与典籍依据

    该词及其所指的礼仪行为多见于记载古代礼制的典籍中。例如在《仪礼》所记载的士冠礼中,就有明确的行醴礼环节及相应的醴辞。当主人向加冠后的宾客(或新加冠者)敬献醴酒时,会伴随诵读醴辞,表达对宾客的感谢、对新成年者的祝福与期许。郑玄等古代学者在注释这些礼经时,也常对“醴辞”的具体内容和用意进行阐释。

    来源:《仪礼·士冠礼》及郑玄注

  3. 结构与用法分析

    • 醴 (lǐ):名词,本义为甜酒,引申指以醴酒待客的礼节(醴礼)。
    • 辞 (cí):名词,指言辞、文辞、祝颂之语。
    • 组合:“醴辞”为偏正结构,“醴”修饰“辞”,意指“用于醴礼的辞令”。它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仪式背景的专名性词语。
  4. 应用场景与历史语境

    “醴辞”主要应用于先秦至汉代的贵族礼仪生活中,尤其是在冠礼、婚礼、飨礼、燕礼等需要以醴酒敬献宾客或仪式主角的重要场合。其内容通常庄重典雅,体现礼的精神和对宾客的尊重,以及对仪式主角(如新成年者、新婚者)的美好祝愿。随着时代变迁和礼制简化,“醴辞”作为一种具体的仪式用语逐渐淡出日常,但其作为礼乐文化的一部分,仍为研究古代礼仪和文学者所关注。

    来源:《礼记》相关篇章及历代礼学研究著作

  5. 现代意义与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醴辞”是一个非常用词,主要出现在研究中国古代礼制、文化史、经学或古典文学的学术语境中。它代表着古代礼仪文化中语言与仪式紧密结合的一个具体例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普通辞书如《现代汉语词典》通常不收录此词,其释义需参考大型历史性语文辞书(如《汉语大词典》)或专门的经学、礼学工具书。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及相关学术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醴辞”是古代礼仪中的特定用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醴辞指古代男子行冠礼时,宾客向受礼者(冠者)敬献醴酒时诵读的祝辞。其核心功能是通过仪式化的语言表达对冠者的祝福与期许,内容多涉及品德、福寿等吉祥寓意。

二、出处与内容

源自《仪礼·士冠礼》,原文记载的醴辞为:

“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大意是:甘美的醴酒醇厚,祭品芬芳,受礼者跪拜接受并祭祀,以此确立吉祥,承蒙上天福佑,长寿安康。

三、字词解析

四、使用场景

专用于冠礼(男子成年礼),是礼仪流程的重要环节,通过醴辞传递家族与社会对成年者的期望,具有强化伦理教化的作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冠礼流程或《仪礼》相关内容,可参考《仪礼》原文或相关礼制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往黑来避李嫌瓜补角参加者陈辩承舍传玩喘吓怠忽蹈利盗禄大司徒雕鹏第二信号系统顶名冒姓风射抚署福用附识隔斜过事鼓腕禾谷夫人謞噪弘文馆互保鹘鸰胛子龛靖老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羸兵两碍濂溪林岫鸣号鸟田敜干敹甲平皋迁窜起集秦裘瘸子曲里拐弯的上官神福省瘦师匠尸寝识羞讼见恬卧调墨弄笔葳蕤峞巍温凉文社午火巷市仙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