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官的意思、上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官的解释

(1) [surname]∶复姓

(2) [leader]∶高官;大官

详细解释

(1).高官;大官。《管子·小问》:“客或欲见於 齐桓公 ,请仕上官,授禄千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凡田五亩曰双。上官授田四十双,上户三十双,以是而差。”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观前古之士,歘然奋起於贱庸之地,建名树勋,风采表於当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鉅公推引而能至也。”

(2).上司;长官。《后汉书·任延传》:“﹝ 任延 ﹞拜 武威 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復多蝨,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自为下僚以来,未尝一日获罪於上官。”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他只是一介武弁,只晓得服从上官命令,上官要叫他守城,他便守城罢了。”

(3).指郡府。《后汉书·陈忠传》:“自今彊盗为上官若它郡县所糺觉,一发,部吏皆正6*法,尉贬秩一等。” 李贤 注:“上官谓郡府也。”

(4).复姓。 汉 有 上官桀 。见《史记·大宛列传》

受命上任。 唐 李白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朱紱白银章,上官佐 鄱阳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正五九月不上任》:“偶读 竇 所引用,于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上官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上官"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根据《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释义,其主要含义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姓氏源流

作为中华复姓,"上官"源自春秋战国时期,以封邑为氏。《通志·氏族略》记载楚怀王少子兰封于上官邑(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后世遂以上官为姓。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即此姓氏的代表人物,《旧唐书》称其"天性韶警,善文章"。

二、官职称谓

在官制体系中特指上级官员,始见于先秦文献。《墨子·尚同》云"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此处"上"即指上官。《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中的"大将军"即为李广上官。

三、地理名称

当代作为地名使用时,特指中国境内以"上官"命名的行政区域。如河南省滑县上官镇,据《滑县志》记载,该镇名直接承袭自春秋时期上官邑古地名。这类地名多分布于河南、山西等中原文化核心区。

网络扩展解释

“上官”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作为复姓

  1. 起源

    • 源于春秋时期楚国贵族,以官职或封地为姓。楚怀王少子子兰被封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东南)大夫,其后代以邑名为氏,形成复姓。
    • 另一说认为“上官”是官职名称,子兰因任“上官大夫”而以官为姓。
  2. 历史发展

    • 秦灭六国后,楚国公族被迁至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后逐渐发展为当地望族。
    • 唐代上官氏在河南陕州显赫,如诗人上官仪;唐末南迁至福建等地。
  3. 代表人物

    • 唐代上官婉儿:著名才女,武则天时期掌诏命,参与政事;
    • 宋代上官涣酉:清廉官员,以德行闻名。

二、作为普通词汇

  1. 指高官或长官

    • 古代文献中常指地位显赫的官员,如《管子·小问》载“请仕上官,授禄千钟”。
    • 亦指上司或上级机构,如《后汉书》提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2. 地域指代

    • 汉代“上官”可指郡府,如《后汉书·陈忠传》注:“上官谓郡府也”。

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姓氏源流或历史人物事迹,可参考《元和姓纂》《新唐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处案脉黯然伤神版籍霸下畅达唱双簧稠穰刌度啖啖澹冶电缆蛾黄方伯连帅方任封签告志狗碰觚编雇工函电恒准花厂黄橘虎变监行疥骆驼吉服禁口迥绝巨盗苛酷坑灰未冷旷典拉皮条量覈莅盟灵金龙夜贸説明旷明姿判司磐郢平入平出平事起开青云梯驱盗群机煽引禠祉遂尔同心脍颓化陀螺亡比无舛贤姊写韵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