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夐的意思、寥夐的详细解释
寥夐的解释
空旷;开阔。 唐 贾岛 《登楼》诗:“远近涯寥敻,高低中太虚。”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其诗如空严曲瀨,宛转寥敻,时復滴沥,得幽闲真趣。” 陈三立 《学堂感而有赠》诗:“剑珮冷无声,深堂步寥敻。”
词语分解
- 寥的解释 寥 á 稀少:寥寥无几。寥落(稀少,冷落,如“疏星寥寥”)。寥若晨星。 静寂,空虚:寂寥。寥廓(高远空旷)。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夐的解释 夐 ò 远:“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姓。 夐 à 营求:“非梦卜夐求,殆无幸矣。” 笔画数:; 部首:夂;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寥夐”是一个具有浓郁古典文学色彩的汉语词汇,主要形容空间上的空旷辽远或时间上的久远深邃,常带有寂寥、清冷的意境。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寥: 本义指空虚、稀疏、寂静。引申为稀少、空旷、冷清。
- 夐: 本义指远、辽阔。引申为久远、深长、空旷。
- 寥夐: 两字意义相近,组合后形成叠韵联绵词,强调空间极其广阔空旷、辽远无边,或时间极其悠长久远,常伴随着一种寂静、孤独、苍茫、深沉的氛围。它描绘的是一种超越日常尺度的宏大、深远且略带荒凉感的景象或心境。
-
核心含义(侧重空间):
- 空旷辽远: 形容地域极其广阔,视野开阔,人烟稀少或无垠无际的状态。例如形容广袤的荒野、浩瀚的星空、辽阔的沙漠、寂静的山林等。其意境远超一般的“空旷”,更强调一种深邃、无极的遥远感。
- 示例意境: “原野寥夐”、“星空寥夐”、“大漠寥夐”。
-
引申含义(侧重时间/心境):
- 久远深邃: 形容时间跨度极大,历史悠长,带有一种沧桑感或追思感。
- 寂寥清冷: 在描绘空间或时间的同时,常自然流露出一种孤独、寂静、清冷、甚至略带悲凉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是“寥夐”之境带来的自然感受。
- 示例意境: “岁月寥夐”、“追思寥夐”、“心境寥夐”。
-
文学应用:
“寥夐”是一个典型的书面语词汇,尤其多见于古典诗词、散文以及现代文学作品中追求古雅、深邃意境的场合。它用于描绘宏大的自然景观、渲染苍茫的历史感或表达深沉孤寂的内心世界。
- 如唐代李白《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未直接用“寥夐”,但意境相通。后世文人常用“寥夐”直接描绘类似场景。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描绘地理风貌时,也常用类似意境的词汇。
-
同义词辨析:
- 空旷: 仅指地方广阔,没有东西遮挡或无人烟,情感色彩中性。
- 辽阔: 指广阔、宽广,强调面积大,情感色彩偏壮阔。
- 辽远: 指遥远,强调距离远。
- 寂寥: 强调寂静、冷清,常带孤独感,空间感不如“寥夐”宏大。
- 寥夐:综合了“辽阔”、“辽远”、“寂寥”的含义,且程度更深,意境更苍茫、深邃、悠远,带有更强的文学性和情感渲染力。 它更侧重于描绘一种超越性的、近乎永恒的广阔与寂静。
“寥夐”意指极其空旷辽远、深邃久远,常特指那种无边无际、人迹罕至或时间悠长所带来的苍茫、寂静、清冷甚至孤独的宏大境界。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的词汇,主要用于文学性描述。据《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释义,该词强调空间距离之远、范围之广袤无垠(如“夐不见人”),或时间之久长(如“夐古”),其核心意境在于“远”和“空”的结合,并自然衍生出寂寥之感。
网络扩展解释
“寥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表示空旷、开阔的意境,常见于诗文创作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形容空间或环境的空旷、辽远,带有孤寂或幽静的文学色彩。例如,唐代贾岛在《登楼》中用“远近涯寥敻”描绘视野的广阔。
2.出处与用法
- 诗文例证:
- 明代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三》以“空严曲瀨,宛转寥敻”形容自然景致的幽深与清寂。
- 近人陈三立《学堂感而有赠》中“深堂步寥敻”则突显了场所的静谧与空阔感。
3.综合理解
- 意境延伸:除物理空间的空旷外,也可隐喻心境的孤寂或超然,如“幽闲真趣”等表述。
- 现代使用:当代文学中较少见,多用于仿古或特定文学创作中。
4.关联词汇
- 类似词如“寥阒”(寂静、孤寂)、“寥落”(稀疏冷清),但“寥夐”更强调开阔与辽远的空间感。
别人正在浏览...
暴光边蛮辨水兵储泊隆通巉嵒逞瑞大棒政策澹漠德隅发家致富反常行为干瘪哥老会含识鹤台缓亸黄鼠狼笏带汇齐火稻急激悸恐羁縻卫所金奔巴瓶机汽空劣叩门匡捄滥骂离跂厘盐麦冬冒夜貉隶南蛮鴂舌盘嵚碰钉子谦祗请对起舞热孝软瘫子货折谋舍施説朝南话说辞四花素衣贴米兔月忘情亡恙帷轩鹜角黍无期别仙球陷身囹圄险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