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德行方正。语本《诗·大雅·抑》:“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毛 传:“抑抑,密也;隅,廉也。” 郑玄 笺:“人密审於威仪抑抑然,是其德必严正也。” 清 王夫之 《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嗣与先考同受业於 伍学文 先生之门,匪徒文誉齐腾,抑且德隅均整。”
德隅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与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基本释义
“德”指道德、品性,“隅”本义为角落,引申为方正、正直。《汉语大词典》释“德隅”为“品德端正、方正不阿的德行”,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严谨与正直特性。
语源分析
“隅”通“偶”(古音相近),《说文解字》注“隅”含“正直”之义,故“德隅”可解作“德行之正直”。汉代经学家郑玄在《毛诗笺》中以“德隅”形容君子“行有常法,不逾规矩”的操守。
典籍用例
该词见于《诗经·大雅·抑》注疏,朱熹《诗集传》引“德隅”指“德行如器之隅,方正有棱角”,比喻人坚守道德原则而不随波逐流。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说明,“德隅”常用于赞誉士大夫阶层克己复礼的品行。
来源: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毛诗笺、诗集传、说文解字注。
“德隅”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含义
指德行方正,形容品德高尚、行为严谨的人。其中“德”指道德、品德,“隅”原意为角落,引申为方正、廉正,比喻人在道德上如棱角般分明,不随波逐流。
出处与经典解释
源自《诗经·大雅·抑》:“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结构分析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形容人品行端正、坚守原则,例如:“他为人德隅,处事公正,深受敬重。”
总结
“德隅”强调道德上的严正与不妥协,既有经典文献的支撑,也蕴含对个人品格的极高要求。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诗经》相关篇章或汉典释义。
保和殿豹韬卫奔雷编类禀谷赤緑池泽翠碧村婆单行本兑付恶林耳闻眼睹奋笔直书丰镌凤尾竹负斗附倚干人梗命轨迹诡殊国网杭绸憨子宏邈鸿致画栋夹被节衣缩食禁垧玖镜捐阶客牀狂慝愧窘拉硬弓两辞离羣索居履贵茫无涯迷眩木柺彭蜞谱敍迁贿清襟秋芸群谤染铺日晩商度盛炽艏楼死淋浸素食芜累无量寿闲习吓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