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捄的意思、匡捄的详细解释
匡捄的解释
同“ 匡救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且褒广将顺君父之美,匡捄销灭既往之过,古今通义也。” 颜师古 注:“捄,古救字。” 清 张惠言 《然金先生文》:“笺《礼》九篇,以 郑 正 郑 ,惟其匡捄,是谓篤信。”
词语分解
- 匡的解释 匡 ā 纠正;匡正。匡谬。 救:匡救。匡复。匡时济世。 辅助,帮助: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匡算。匡计。 古同“筐”。 姓。 笔画数:; 部首:匚; 笔顺编
- 捄的解释 捄 ù 同“救”。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匡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含义可从字义和古籍用例两方面理解:
一、 核心释义
"匡捄"意为匡正救助、纠正挽救。它强调对错误、过失或危难进行干预,使其回归正轨或脱离困境。
- 匡 (kuāng):本义指方正、纠正。引申为扶正、帮助、救助。如《左传·襄公十四年》有“过则匡之”。
- 捄 (jū):通“救”,意为援助、使脱离危险或困难。如《诗经·邶风·谷风》有“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 合义:二字连用,表示通过匡正错误来达到救助的目的,或指对偏差进行补救。
二、 出处与古籍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尤以史书和政论为著:
-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将以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 此处的“匡捄”指匡正时弊、挽救衰败的世道,是应对社会变局的措施。 (来源:班固《汉书》)
- 《后汉书·崔寔传》引《政论》:崔寔在其政论著作中写道:“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其达者或矜名妒能,耻策非己,舞笔奋辞以破其义,寡不胜众,遂见摈弃。虽稷、契复存,犹将困焉。斯实之要策,智者之所留意也。” 这里“匡捄”指挽救国家政治的策略或方法。 (来源:范晔《后汉书》引崔寔《政论》)
三、 用法与语境
“匡捄”通常用于较为正式或宏大的语境,指对国家、社会、政治、道德等方面的重大过失或危机进行干预和补救。其对象往往是制度、风气或整体性的错误。它蕴含了一种积极干预、力图恢复秩序或正道的努力。
网络扩展解释
“匡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拼音:kuāng jū
释义:同“匡救”,意为扶正、挽救,指纠正或补救错误、过失。例如《汉书·外戚传》中提到“匡捄销灭既往之过”,即通过匡正行为消除过去的错误。
二、出处与用法
-
古代文献
-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中记载:“且褒广将顺君父之美,匡捄销灭既往之过。” 颜师古注:“捄,古救字。”
- 清代张惠言在《然金先生文》中亦用此词:“笺《礼》九篇,以郑正郑,惟其匡捄,是谓笃信。”
-
构词分析
- “匡”本义为纠正、辅助(如《说文解字》释为“饭器”,后引申为“正”);
- “捄”是“救”的古字,指补救、援助,二者结合强调“纠正并挽救”的复合含义。
三、相关延伸
- 近义词:匡正、匡济、匡弼。
-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见,多见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
若需进一步了解“匡”的其他古义(如容器、边框等),可参考《说文解字》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败财百品白液把家邦都豹脚被加数邠风部款长沙傅唱书儳然阐择赤都尺纸传尸楚剑处置疵摘得意忘言吊胆惊心端称度假顿咽鹅项懒凳发房吠瑠璃悱怨伏羲氏更迭果只洚水骄易跏坐迥殊举步生风居尝炬炭沴孽卤虾蓦越驽马漂母諐耗浅梦秦始皇塞路诗启数白论黄说理文松花笺痠冻调匀涕泪交集头垢危旆恶杀五通相见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