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奔巴瓶的意思、金奔巴瓶的详细解释
金奔巴瓶的解释
金瓶。藏语称瓶为奔巴。 清 代拈定达6*赖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喇嘛及诸活6*佛的化身转世者时用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乘用兵之后,特运神断,创颁金奔巴瓶,一供于 中藏 之 大招寺 ,遇有呼毕勒罕出世,互报差异者,纳籤瓶中,诵经降神,大臣会同达6*赖、班禪于 宗喀巴 前掣之。”《清史稿·高宗纪六》:“命御前侍衞 惠伦 等齎金奔巴瓶往 藏 ,贮呼毕勒罕名姓,由**等对众拈定。”
词语分解
-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钱:现金。基金。挥金如土。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a.钲声;b.钟声)。金鼓(锣鼓)。 中国
- 瓶的解释 瓶 í 口小腹大的器皿,多为瓷或玻璃做成,通常用来盛液体:瓶子。酒瓶。花瓶。 量词,用于瓶装的东西:两瓶啤酒。 笔画数:; 部首:瓦;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金奔巴瓶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金奔巴瓶”是清代中央政府用于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灵童认定的重要法器,其解释如下:
1.定义与读音
- 词义:“金奔巴瓶”中的“奔巴”为藏语音译,意为“瓶”,合称即“金瓶”。
- 读音:普通话拼音为jīn bēn bā píng,注音符号为ㄐㄧㄣ ㄅㄣ ㄅㄚ ㄆㄧㄥˊ。
2.历史背景
- 创制时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政府为规范活佛转世制度,特制两个金瓶。
- 目的: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加强中央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3.用途与制度
- 掣签流程:将候选灵童姓名写于象牙签上,放入瓶中,由驻藏大臣监督抽签选定转世灵童。
- 存放地点:
- 大昭寺:用于认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及西藏地区活佛;
- 雍和宫:用于认定蒙古、青海、甘肃等地活佛。
4.现存情况与实例
- 文物特征:纯金铸造,通高34厘米,重2850克,饰有莲瓣纹、如意头纹等,内置五支象牙签。
- 现代应用:1995年,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即通过大昭寺金瓶掣签选出。
5.历史意义
- 制度延续:该制度写入《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成为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法定程序,至今仍被遵循。
- 政治作用:体现了清政府对西藏的主权管辖,强化了中央政权与边疆宗教的纽带。
如需进一步了解掣签仪式的具体流程或金瓶的文物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档案或实地探访大昭寺、雍和宫。
网络扩展解释二
金奔巴瓶的意思
《金奔巴瓶》是指一种神话中的宝瓶,相传拥有赐福和财富的神秘力量。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常见,更多地用于艺术、文学作品中。
拆分部首和笔画
《金奔巴瓶》的拆分部首为金(钅)、奔(大)和瓶(瓦)。金奔巴瓶总共有19画。
来源
《金奔巴瓶》一词的来源尚无确切的考证。一种说法认为它源自于佛教经典《金刚经》中的一句话:“如金奔都,如来变化。奔为至宝,如彼俱生。”这句话意味着宝瓶可以转化成任何东西,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丰富的财富。
繁体字
《金奔巴瓶》的繁体字为「金奔巴瓶」。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尤其是古代篆刻中,字形常常和现代有所不同。关于《金奔巴瓶》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目前未发现确凿资料。
例句
1. 他获得了世界冠军,真是运气好得像《金奔巴瓶》一样。
2. 这个宝物被形容为《金奔巴瓶》,具有无尽的魔力。
组词
金鸿奔、巴士、瓶子、瓶盖。
近义词
宝瓶、宝藏、财富、珍宝。
反义词
贫瘠、贫穷、困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