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连榻的意思、连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连榻的解释

并榻。多形容关系密切。《晋书·外戚传·羊琇》:“初, 杜预 拜镇南将军,朝士毕贺,皆连榻而坐。”《新唐书·姜晈传》:“出入卧内,陪燕私,詔许捨敬,坐与妃嬪连榻,间击毬鬭鷄,呼之不名也。” 宋 苏籀 《答曹机宜启》:“设招贤之连榻,侍致胜之良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连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并榻”,多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或地位平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连榻”字面指将两张或多张坐卧用具(榻)并排相连,引申为:

  1. 物理空间:指实际并排摆放的榻,如《晋书》记载朝臣们“连榻而坐”的场景;
  2. 象征意义:体现人物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如《新唐书》描述姜晈与妃嫔“连榻”而坐,显示其受宠程度。

二、历史用例

  1. 政治场合:杜预拜将时,朝臣集体连榻而坐庆贺(《晋书·外戚传》);
  2. 君臣关系:唐代姜晈因受皇帝信任,被特许与妃嫔同榻而坐(《新唐书》);
  3. 招贤礼仪:宋代文献提到“设招贤之连榻”,体现礼遇人才的仪式感。

三、使用特点

  1. 语境限定: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描述特定阶层(如官员、贵族)的交往场景;
  2. 情感色彩:含褒义,暗含身份对等或超越礼制的亲密关系;
  3. 现代演变:当代已罕用,仅见于文言研究或历史文学创作。

注:部分网页(如)提到的“连续”“包含”等释义属于对“连”字的单独解释,与“连榻”一词无直接关联,需注意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连榻

连榻(lián tà)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多用于形容夫妻相互依恋、相濡以沫、亲密无间的关系。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连榻的部首是木(mù),表示与木相关,榻(tà)的部首也是木。连的笔画数为十,榻的笔画数为十三。

来源

连榻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车攻》,原词为“良时维时、维契维綦、残酒余榻”,描述的是夫妻因感情深厚而相互依偎的情景。榻指的是床榻。

繁体

在繁体字中,连榻的写法为連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连榻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没有明显差异。

例句

1. 他们夫妻俩连榻已经数十年了,感情十分深厚。

2. 她病重躺在榻上,丈夫守在她的身旁,这是多年来他们连榻的证明。

组词

连枝(形容夫妻关系亲密)、连理枝(夫妻情深)、连理结发(夫妻恩爱)、连绵(形容山脉等一片相连)、连续(事物或动作不间断)、连续剧(一系列连续的电视剧)。

近义词

连理、连枝、连理枝、一榻携程、情比金坚、依偎

反义词

疏离、分崩离析、疏远、情感淡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