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骰儿的意思、骰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骰儿的解释

即骰子。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赠胜之》词:“今来十四,海里猴儿奴子是。要赌休痴,六隻骰儿六点儿。”参见“ 骰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骰儿(tóur),是“骰子”的儿化音形式,特指中国传统的一种小型投掷玩具或博具,常见于游戏或赌博活动中。其核心含义与“骰子”相同,但带有明显的口语化和地域(尤其是北方方言)色彩。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与词性

    骰儿是一种名词,指正六面体的立体小方块,每面分别刻有1至6个不等的圆点(或称“点”),点数组合规则为:相对两面点数之和为7(如1对6、2对5、3对4)。其材质早期多用兽骨(如牛骨),后亦用木材、玉石、塑料等制成。主要功能是通过投掷后观察其静止时朝上一面的点数,以决定游戏或赌博的随机结果。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11页。

  2. 方言特征与儿化音变

    “骰儿”是“骰子”在口语中的儿化变体,常见于北京话及北方官话区。儿化音(-r)的添加使词汇更具口语化、亲切感或小称意味,符合汉语方言的音韵演变规律。在正式书面语中,仍以“骰子”为标准写法,但“骰儿”在方言词典及文学作品中广泛收录,体现语言使用的多样性。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卷四,第5478页。

  3. 文化内涵与博具属性

    骰儿作为传统博具,常与“赌博”行为关联,但亦广泛用于民间游戏(如掷骰子、酒令)。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投琼”,后经演化定型。在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骰儿常作为命运无常的象征。需注意其使用场景可能涉及法律或道德风险。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骰子”词条。

“骰儿”是“骰子”的方言儿化形式,指一种六面刻点的随机投掷器具,兼具游戏工具与文化符号属性。其释义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方言特征参考《汉语方言大词典》,文化背景则依据《辞海》等权威辞书。

参见:以上来源可于纸质版工具书或官方授权的电子辞书平台(如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APP”、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古籍库”)中查阅详证。

网络扩展解释

“骰儿”是汉语中对传统游戏用具“骰子”的一种别称,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骰儿”读作tóu ér,指一种立方体小方块,通常由骨、木或塑料制成,六面分别刻有1至6个点,用于游戏或赌博。其名称源于古代“骰子”的俗称,多见于文学作品中。

2.词源与用法

3.功能与形制

4.相关延伸

总结来看,“骰儿”是“骰子”的别称,兼具游戏与文化属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演变或玩法,可参考古典文学作品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哀茕暴戾堡寨弁绖裁兵曹干长马持筹握算畜眼丛轻折轴大漕带挡答疑钓纶地肤蛾眉螓首反命干豆腐橄榄绿躬先士卒关提汩溺过制汗流洽衣化为泡影嫮忌火箭减克剑首焦煳煳矫诈家生肖捷便括苗来享辣辛两头白面平涧破律铅印乔清秀怯阵清清佺乔群威群胆苒嫋觞饮善眉善眼生死缘收军说不清糖衣探龙颔痰迷心窍谈舌违傲问鼎中原乌衣国笑骂从汝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