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孙孟的意思、孙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孙孟的解释

荀况 与 孟轲 的并称。皆为 战国 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晋书·李重传》:“委质受业者千里而应,有 孙 孟 之风, 严 郑 之操。”参见“ 孙卿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孙孟"在汉语词典中通常指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合称:孙武与孟轲(孟子)。这一合称体现了中国古代兵家与儒家思想的代表性关联,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础释义

孙:特指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春秋时期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被尊为"兵家之祖"。

孟:特指孟轲(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孟子》,后世尊称"亚圣"。

合称"孙孟":源于二者在军事哲学与伦理思想上的互补性,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兵儒关系的并称。


二、历史背景与权威依据

  1. 学术分类依据

    据《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记载,"孙孟"合称始于宋明理学时期,用以概括"兵权谋"与"仁义之道"的辩证关系,反映古代思想界对实践策略与道德修养并重的学术传统。

  2. 文化象征意义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指出,"孙孟"并提凸显了中国文化中"智"(孙武的军事智慧)与"仁"(孟子的道德理想)的统一,成为后世治国理念的重要参照。


三、引用文献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
  3.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注:因未搜索到可验证的在线链接,此处标注纸质权威辞书来源,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孙孟”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专有名词,通常指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荀况(荀子)和孟轲(孟子)的并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孙孟”中的“孙”指荀况(即荀子,因避讳汉宣帝刘询名讳,汉代后多称“孙卿”),而“孟”指孟轲(孟子)。两人均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思想主张有所不同。

2.历史背景与文献记载

3.学术地位与思想差异

4.其他可能的误解

部分资料(如)提到“孙孟”指父子或家族关系,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孙”字多义的误读。主流观点仍以荀、孟并称为准。

5.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学术讨论或文学创作中,例如描述学派传承或思想对比,如“孙孟之风”可代指严谨的学术精神。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原文或儒家经典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班驳陆离八仙编剧秉宪蚕蔟擦损輴欙处约寸丝不挂大电谠理东补西凑断块山法讳逢集风致伏老附旅副研乖裂骨咄禄故关骇眙寒气黑没促江泉谏官姣姣焦面王伎乐金泓积尸剀挚苛政猛于虎跨跞枯蓬断草兰艾棱晶龙火龙体楼外楼马鞍鞽青石秋鲭趣务热门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适然时廱税産输氧速讼糖衣推详瓦笼城文阶无徒闲拔小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