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朔的意思、度朔的详细解释
度朔的解释
古代传说东海中的山名。 汉 王充 《论衡·乱龙》:“上古之人,有 神荼 、 鬱垒 者,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 东海 度朔山 上,立桃树下,简閲百鬼。” 晋 傅玄 《桃赋》:“望海岛而慷慨兮,怀 度朔 之灵山。” 明 刘基 《蒋山寺十月桃花》诗:“ 度朔 烟霞违梦想, 武陵 云水怨归来。”
词语分解
- 度的解释 度 ù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度:角度。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电能的单位,
- 朔的解释 朔 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度朔”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不同解释,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作为神话传说中的山名
-
基本含义
“度朔”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一座山,又称“度朔山”。据《论衡·乱龙》等文献记载,这座山与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相关,他们在此处桃树下执掌百鬼。
-
文化背景
在道教神话中,度朔山所在区域被视为幽冥之地(如酆都),与酆都大帝、五方鬼帝等信仰相关。古诗文中常以此山象征仙境或神秘之境,如傅玄《桃赋》提及“怀度朔之灵山”,刘基诗中亦有“度朔烟霞违梦想”等描述。
二、作为成语的引申义
-
基本含义
读音同为“dù shuò”,意为“衡量事物准确无误”,源于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强调客观公正的评估。
-
使用场景
多用于讨论考核、评分的公正性,例如考试阅卷、绩效评估等需严谨衡量的场合。
补充说明
- 发音争议:部分资料将“朔”注音为“shuò”,但实际使用中需结合具体含义及语境判断。
- 权威性差异:山名解释多见于高权威文献(如《论衡》),而成语用法多见于现代词典释义,可能存在释义演化现象。
建议在阅读古籍或学术文献时优先参考第一种解释,日常用语中则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度朔(dù shuò)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拆分部首分别是“广”和“示”,具体的笔画是6画。这个词主要是用来形容月亮在一年中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升的方位。
据考证,度朔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月令》一书中,用来描述太阳在黄道上升到冬至点的情况。由于冬至点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白天最短的时刻,因此度朔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冬至前后的时间。
在繁体字中,度朔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部分字形会稍有差异。古代汉字写法也有一些变异,但整体上和现代简体字相似。
以下是一些使用度朔的例句:
1. 冬至过后,白天的长度逐渐增加,度朔也就转移至北方了。
2. 民间有“过大寒”,是指度朔期间人们庆祝冬至的活动。
3. 据历史记载,古代皇帝会在度朔之际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
关于度朔的组词,有一些相关的词汇如“度日”、“朔望”,它们和度朔的意义相近。
至于度朔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月亮升起方位的意义上,并没有严格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因为这个词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白净膀子搬楦头保义标树簿册吃得开处刑簇羽戴进当岁倒爷大气压點卯东风浩荡饵钓泛读防微虑远返旆封筒封隅更立贡输贡艺絓衔顾陆裹革轰隆隆讧争践言骄豪交谒进退维谷緑鬓朱顔梁园卢猎逻楂儿谦虚敬慎青旻秋室犬马齿三藏赏恋韶敏神服神井沈漫侍案是末十拿九稳叹恨特枢田苗田作挑敌忘性卫生球吴带当风乌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