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张之洞 任 湖广 总督时在 湖北 武昌 设立的学校。学生为 湖南 、 湖北 两省生员,课程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碑传集补·张之洞》:“比督 楚 ,復创 两湖 书院。”
两湖书院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0年在湖北武昌都司湖畔创办的官办教育机构,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教育改革意义。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解释:
1. 基本概况
书院由张之洞主导创建,经费主要来自湖南、湖北两省茶商捐资,因此得名“两湖”。学生主要从两省生员中选拔,每省定额200人,另设商籍名额40人以回馈茶商资助。课程最初涵盖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传统学科。
2. 教育改革与转型
1896年后,书院逐步引入西学,课程调整为经学、史学、舆地学、算学四门,融合中西教育理念。1903年改制为两湖文高等学堂(亦称两湖大学堂),1904年改为两湖总师范学堂,最终于1913年更名为湖北第一师范学校。
3. 历史影响
•人才培养:培养了黄兴、唐才常等辛亥革命骨干,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重要人才来源。
•教育革新:打破传统书院模式,引入算学、经济学等实用学科,推动近代教育转型。
•后续作用:原址后成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二黄埔”)所在地,在大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建筑与文化意义
书院建筑规模宏大,设有藏书丰富的书库和祭祀两湖先贤的楚学祠,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课程演变或人物事迹,可参考(道客巴巴)和(高等教育文献)的详细分析。
《两湖书院》是一个词语,它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两湖和书院。
两湖是指鄱阳湖和洞庭湖,它们位于中国湖南和江西两省的交界处。湖泊辽阔,景色优美,被誉为中国南方的两大著名湖泊。
书院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教育机构,类似于现代的学校。它们通常由一位或多位知名学者创建和管理,提供学生读书、探讨学问、领悟人生哲理的场所。
两湖:两(丷)湖(氵己)。
书院:书(聿)院(阝)。
《两湖书院》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它描述了位于两湖区域的书院,这些书院在古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繁体中,两湖书院的写法为「兩湖書院」。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兩湖書院可以看作是繁体字的简化字写法,其在古代的写法可以有所变化。
1. 这个两湖书院是古代学子学习的场所。
2. 他前往两湖地区,寻找那座古老的书院。
两字词:两全、两国、两边、两端
湖字词:湖水、湖畔、湖心、湖光
书字词:书籍、书法、书房、书屋
院字词:院校、院内、院长、院落
近义词:湖泊书院、湖畔书堂、湖边学院
反义词:山林门庭、城市大学
冰蛋宾鸿捕迹愁眉出尘不染存政大古来单味道德认识雕鹏顶祝斗头对床夜语贰属放浪无羁反供方麴拱木公司破产广敞古记骨瘦如豺寒蹇黑名单后范怀姙滑碌碌揃落脚梢天揭举借书证鸡化景片烬骨金鱼袋畸轻畸重拷纱客厅良玉龙门寺默默嶷然牌纛樵甿任子令容奸柔善三不足畏三六九等尚佯赡腴神嚎鬼哭师船诗邮守节暑暍屯衙猥奥详谨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