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摧枯拉朽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清 冯桂芬 《按察使金公墓志铭》:“峩峩正阳,雄絶当途,悬布一跃,拉朽摧枯。”
“拉朽摧枯”是“摧枯拉朽”的异形词形式,现代汉语中规范用法为“摧枯拉枯”。该成语出自《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原指摧毁枯草、折断朽木,后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或虚弱的事物。
一、释义与结构解析
“摧枯拉朽”由两个动宾结构并列组成:“摧枯”即摧毁干枯的草木,“拉朽”指折断腐朽的木材。四字连用强化了“不费力气即可破除衰败事物”的核心语义。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该成语多用于军事、竞争等场景,强调力量对比悬殊。
二、历史渊源
最早可见于《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注引此句时将其凝练为“摧枯拉朽”,成为定型成语。《汉语大词典》明确指出该词在南北朝时期已广泛用于形容战争优势方迅速击溃敌军的情景。
三、现代应用示例
当代语境中既可描述具体行为,如“新型消防机器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清除倒塌楼板”(《人民日报》2023年科技版报道),也可比喻抽象概念,如“数字化浪潮对传统行业形成摧枯拉朽的冲击”。
主要参考资料:
“拉朽摧枯”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出自《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旧五代史》《后汉演义》等古籍()。
阿姆百舌包虎鼻液亳宫超世絶伦絺冕愁神杵头村眉挡子调敛地租符契附舆格地地格鬭孤峰突起过付涵亮汉子合美澒池瓠落祸不单行翦发戒道惊才风逸九官潏湟居仁由义寇警姱容暌淹扩军连独临敌卖阵六根互用陋易露布茂德美咏蒙幕奶牛谴怒栖伏其它仁民如期韶运沙棠船誓辞首日封收臧私记望祠炜煌纤疏潇森遐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