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擿植索涂 ”。亦作“ 擿埴索途 ”。谓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 汉 扬雄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李轨 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虽用白日,无异夜行。夜行之义,面墙之諭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方之蒙袂辑履,有愤于 黔娄 ,擿植索涂,见称于 扬子 ,差不同耳。” 清 唐孙华 《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擿埴索途竟何适,阶前咫尺迷西东。” 清 钱谦益 《恭谒孔林先圣庙一百韵》:“冥途纷擿埴,錮疾扇淫詖。”
“擿埴索涂”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3、6等来源。
《擿埴索涂》是一个成语,意为批评、责备、指责他人。
《擿埴索涂》的部首拆分为“扌”、“土”、“糸”和“水”,其中“扌”为手的部首,表示与动作有关。它的总笔画数为22画。
《擿埴索涂》最早出现在《庄子•养生主》一书中。它是由四个表示动作和物品的汉字组成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对待他人过于苛刻和尖刻。
《擿埴索涂》的繁体字为「擿埴索塗」。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有些字会有不同的写法。《擿埴索涂》也存在不同的古代写法,如「挑埴索涂」等。这种变化是由于不同朝代或地区的书法风格和习惯所导致的。
他总是对别人的错误指指点点,整天擿埴索涂,却没有看到自己的不足。
擿刺、埴土、索引、涂抹等。
批判、责备、指责、斥责。
表彰、赞扬、褒奖、称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