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asty and careless;illegible (hand-writing)]∶字不工整
字迹潦草
(2) [sloppy;slovenly]∶不仔细;不认真
干活儿潦草
(3) [dejected;dispirited]∶颓丧;失意
潦草生涯
(1).草率;不认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冰鑑不容心潦草,风簷寧復眼昏花。”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吴三桂 ﹞以十七年三月朔,郊天即位……适大风雨,潦草成礼而罢。”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三章:“ 杨雪 对这仓促的决定,难免会有一些意见,因为一个姑娘对她一生的大事,总是不喜欢过于潦草。”
(2).字不工整。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龚原<南康帖>》:“遽中作復潦草,尚冀道照,不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落漈》:“‘予有书一册’……言次出诸袖中,尽符籙耳,抄写亦甚潦草。” 茅盾 《<腐蚀>序》:“字迹有时工整,有时潦草。”
(3).颓丧,失意。 元 乔吉 《折桂令·自叙》曲:“厌行李程途,虚花世态,潦草生涯。” 清 史麟 《台城路》词:“澹月襟怀,新晴物候,底事吟情潦草。” 李光 《集诗述感》:“ 贾生 年少 阮生 狂,潦草风尘困一场。”
“潦草”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字迹不工整
形容书写时态度草率,笔画凌乱,字迹难以辨认。例如:“字迹潦草”。
扩展引申:也可用于形容绘画、设计等创作中线条或细节处理粗糙,缺乏细致(如“画画潦草”)。
做事不认真
指处理事务时敷衍马虎,缺乏细致态度。例如:“工作潦草”“浮皮潦草”。
如需更多例句或语境分析,可参考来源网页。
潦草是形容一种字迹或书写方式的形容词,意思是字写得快且不工整,不规范。形容物品或行为时,潦草一词常常传达出粗糙、不认真或随意的含义。
潦(水部):由水字旁构成。
草(艸部):由艸字旁构成。
综合来看,潦草这个词共有8个部首和22个笔画。
潦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张释之书》中,意思是指儿童的乳名。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形容字迹潦草、书写不工整的意思。
潦草的繁体字是「潦草」,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查找潦草一词的古字形,可以看到潦字的左边是一只手,表示手在水中颤动的様子,草字则是三颗叶子排列在一起形成。
他的字写得很潦草,几乎看不清楚。
教科书中的标记非常潦草,让人难以理解。
潦草的组词有:潦草不堪、潦草之作、潦草可耻等。
与潦草意思相近的词有:潦倒、敷衍、草率、草率从事等。
与潦草意思相反的词有:认真、细致、规范、工整等。
办公室柸筊杯盘狼藉蹦蹦儿车边费必丢疋搭秉意槽口缠约朝向大青跌跤低首顿颔烦匮风调奉讬凤跃副启敢于赶嘴閤下挂落骨采过悮皇枝壶柑詃惑杰猾接续金年纠列齎宣箕帚妇郡郭克励累时吏家龙笳龙威马褐霢霂闷痒命通南容朋奸泼辣青雘权议挼挱涉渡水西宋襄公窣飒田人题咏讬姻晩悟五父席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