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正的意思、六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正的解释

(1). 春秋 晋 统帅三军的六卿。《左传·襄公二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 杜预 注:“三军之六卿。” 孔颖达 疏:“三军将佐有六,与六正数同,故以六正为六卿也。”

(2).臣子对国君之六种正当的品行。 汉 刘向 《说苑·臣术》:“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论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功成事立,归善於君,不敢独伐其劳,如此者良臣也。三曰卑身贱体,夙兴夜寐,进贤不解,数称於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庶几有益,以安国家社稷宗庙,如此者忠臣也。四曰明察幽见成败,早防而救之,引而復之,塞其间,絶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不受赠遗,衣服端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国家昏乱,所为不諛,然而敢犯主之颜,面言主之过失,不辞其诛,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为六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择官》所引略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正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种释义:

一、古代官职分类 指六类德才兼备的官员。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具体包括:

  1. 圣臣:能预判国家安危,防患未然
  2. 良臣:以德行引导君主向善
  3. 忠臣:敢于直言进谏
  4. 智臣:善用成败案例劝诫君主
  5. 贞臣:恪守节操不改志
  6. 直臣:明辨是非善恶

二、天文星象术语 见于《晋书·天文志》,指紫微垣六星官:

  1. 司正(监察官员)
  2. 大理(司法官员)
  3. 四司(四方诸侯) 此星象体系反映古代天人对应的政治观。

三、佛教修行概念 在《成唯识论》中特指六种正行:

  1. 观察诸行无常的正见
  2. 听闻佛法的正闻
  3. 如理思辨的正思惟
  4. 精进修持的正勤
  5. 专注修习的正定
  6. 如实证悟的正慧

上述释义分别源自儒家典籍、古代天文文献及佛教经典,体现了汉语词汇在不同文化维度中的语义延伸。具体考证可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国家天文台《中国古代星官体系研究》、中国佛教协会《汉传佛教典籍集成》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六正”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春秋晋国官职
    指晋国统帅三军的六卿,即军队最高指挥官。这一释义多见于历史文献,反映春秋时期的军事制度。

  2. 臣子的六种德行
    源于古代君臣伦理观念,指臣子对国君应具备的六种正当品行,具体分为:

    • 圣臣:预见国家存亡之兆,提前谋划;
    • 良臣:劝谏君主遵循礼义,功成不居;
    • 忠臣:勤勉举荐贤才,安定社稷;
    • 智臣:洞察成败,转危为安;
    • 贞臣:廉洁奉公,生活节俭;
    • 直臣:敢于直言进谏,不惧生死。

二、例句与用法

三、补充说明

“六正”的第二类释义与汉代刘向《说苑·臣术》中“六正六邪”理论高度吻合,可能是该概念的延伸。需注意,不同文献对具体行为的描述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历史背景,建议参考《说苑》或春秋晋国军事制度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白粱闭合自责逋米不相闻问齿班吃不了包着走重裀遄流春魂黨碑撢择刁决刁钻促搯顿夺趺踝葛带钩饰鹤鸾横噬河清人寿蝴蜨胶续教研组积储进俯退俯急需觉树倨句朗姆酒良图离本趣末龙牌龙蛇年路见不平绵羊苗牀砰朗遣愁谴累覃奥清东陵齐天大圣杞天之虑散兵坑擅国石帆食谷饰中送亲太阳地儿填路秃发外庸望幸无烟钢详梦乡邮员小经筵希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