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进后退都不齐一。《礼记·乐记》:“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姦声以滥,溺而不止。” 郑玄 注:“俯犹曲也,言不齐一也。” 孔颖达 疏:“谓俯僂曲折,不能进退齐一,俱屈曲进退而已,行伍杂乱也。”
“进俯退俯”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ìn fǔ tuì fǔ,其核心含义是“前进后退都不齐一”,具体解释如下:
字面意义
指队伍或行动中前后步伐不协调、杂乱无序的状态。例如《礼记·乐记》中提到:“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描述古代乐舞表演时队列不整齐的情景。
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解释(如、6)将其引申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或“态度随环境变化”,但这一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是误读或现代引申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HttpCN)。
《进俯退俯》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前进迎接,后退回避。
这个成语的部首是“人”和“亻”,字形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进”字由“辶”和“亲”组成,辶是走的意思,亲则表示近;“俯”字由“亻”和“卜”组成,亻是人的意思,卜则表示低下的样子;“退”字由“辶”和“月”组成,辶是走的意思,月则表示背后。
《进俯退俯》这个成语来源于《周易》中的《系辞上》:“观乎天文,观乎人事;观乎人事,观乎文仪。家有敬事,君子以俭德之,小人以小恶之,俭德之进俯,小恶之进俯。故进俯以艰艰,退俯以乱乱。”意思是观察天文和人事,再观察人事和文仪。家庭中若有敬事的行为,就是君子用俭德去迎接;若有小人用小恶行事,就是小恶人用退避的方式对待。所以进避是艰难的,退避是混乱的。
《进俯退俯》这个成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進俯退俯」。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较为繁复,经过不断的演变才逐渐简化。所以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进俯退俯》的字写作「以艹商,以并人酉;以并敝,以月将,」
例句:
他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往直前,真可谓是一位勇敢的人。
组词:前进、迎接、后退、回避
近义词:进退两难、进退维谷
反义词:进取、毫不动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