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下无蹊的意思、李下无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下无蹊的解释

古谚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谓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树下自然踏成蹊径。 唐 时借李(李树)、李(李姓)同字,反用此古谚以称颂 李至远 、 李乂 为人正直,秉公选举,无人敢走私门。《全唐诗》卷八七六载《时人号李至远语》:“ 至远 知选,胥吏肃然敛迹,时人号云:‘李下无蹊。’”《新唐书·李乂传》:“﹝ 李乂 ﹞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誥。与 宋璟 等同典选事,请謁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李下无蹊”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该成语源自古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指桃李成熟时,人们不约而同聚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品德高尚者无需自夸,自会吸引他人)。唐代时,人们通过“李”字双关(李树/李姓),反用此谚,形容李至远、李乂等李姓官员为人正直、秉公办事,无人敢通过私门请托,因此称“李下无蹊”。


二、出处与典故

  1. 《全唐诗》记载
    卷八七六收录《时人号李至远语》:“至远知选,胥吏肃然敛迹,时人号云:‘李下无蹊。’”指李至远主持官员选拔时,下属敬畏其公正,不敢徇私。

  2. 《新唐书·李乂传》补充
    李乂与宋璟共同主持吏部选官,杜绝请托,时人赞曰:“李下无蹊径”。此处“蹊径”进一步强调连“小路”都不存在,凸显其刚正不阿。


三、用法与寓意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全唐诗》《新唐书》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李下无蹊的意思

《李下无蹊》是一个成语,意为“无缘无故地受到怀疑,无端受到麻烦”,也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本无过错,却无故受到怀疑和指责。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语《李下无蹊》的拆分部首为木、立、足,其中“李”为木字旁,也可以当作单独的部首;整个成语共11画。

来源

《李下无蹊》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左上》:“闻匹夫立馆门下者,若李下而冠者,不亦难乎?”意指如果在“李”树下躲避风雨并且戴着帽子的人被人看见,会因为无端受到怀疑和指责,显示出古代社会对平民百姓的不公和偏见。

繁体

《李下無蹊》(注:没有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成语《李下无蹊》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李字旁边有个亩字旁,表示稻田或粮食,并非现代的两个田字旁。

例句

他就像《李下无蹊》的倒霉蛋一样,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组词

李鬼、李代桃僵、李代桃僵、无功受禄

近义词

无缘无故、冤枉

反义词

有因必果

别人正在浏览...

爱娇安舒霸城崇茂窗钩打脸挂须貂尾扇抵充地带丁点儿二协额子仿宋本房中术法源寺斐如归谬法滚淌故址訇礚花苑护持醮事借端借坡下驴惊飘祭尊魁首狼餐虎咽连毂陵柏灵琐漏壶没下梢抛声倩语恰恰相反青虫簪弃婴趋之若骛任圣童若出一辙濡肉扫清删节本市陌食租衣税束累顺墨束上起下耸慑俗靡宿鸟桃花脸偷油儿退步抽身望色午阴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