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漏壶的意思、漏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漏壶的解释

[water clock;clepsydra;hourglass; an ancient device for measuring time] 古时计时器。传世的漏壶为铜制,分播水壶、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一般有三个,置于台阶或架上,均有小孔滴水,最下层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分一百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度,以表示时间

详细解释

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称“漏刻”。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前者叫沉箭漏,后者叫浮箭漏。统称箭漏。 中国 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浮箭漏。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 中国 在 周 朝已经有了漏壶。后来为了提高水流速度的稳定性,逐渐在漏水壶上另加一只或几只漏水壶,形成多级漏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漏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计时工具,又称漏刻,其原理和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步完善。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结构与原理
    漏壶由铜制容器组成,通常分为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一般有2-4层,通过小孔逐层向下滴水,最终流入底层的受水壶。受水壶内放置带有刻度的立箭(浮箭),随着水位上升,箭杆上的刻度露出水面,指示时间。

  2. 计时方式分类

    • 泄水型:水从顶部壶流出,箭随水位下降显示时间(早期形式)。
    • 受水型:水流入底层壶,箭随水位上升显示时间(后期改进型)。
    • 多级漏壶:通过增加播水壶层级,保持水流稳定,提高精度(常见为三级)。
  3. 技术特点与优势
    漏壶不受昼夜、天气影响,可连续计时。例如,汉代漏壶的箭刻划分100刻(一昼夜约24小时,每刻14.4分钟),通过天文观测校准,误差可控制在20分钟内。

  4. 历史演变与文化意义
    最早见于夏商时期,元代出现沙漏替代水漏以解决冬季结冰问题。漏壶不仅是实用工具,还成为诗词中象征时间流逝的意象,如“铜壶漏断”(李商隐诗)。

  5. 其他相关概念
    成语“漏壶”偶指秘密泄露,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主要含义仍以计时器为主。

若需进一步了解数学原理,例如匀速漏水时水位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如的题目),可结合流体力学公式推导。

网络扩展解释二

《漏壶》的意思

《漏壶》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形状像壶的容器或器具,可以用来盛放液体等物品,并且具备漏水的功能。

拆分部首和笔画

《漏壶》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氵”和“士”。它的总笔画数为14笔。

来源

《漏壶》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它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魏策一·孟饷策》这个古代文献中。

繁体

《漏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漏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壶”的写法为 “壺”,没有加上一横,与现代汉字“壶”的写法有所不同。

例句

1. 他倒茶时不小心打翻了漏壶,茶水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
2. 奶奶用漏壶给花草浇水,非常细心。

组词

漏水、壶口、饮壶、茶壶、水壶、壶子

近义词

滴壶、漏水壶、渗水壶

反义词

无漏壶、不漏水壶、密封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