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宝精养神的道教修真之法。《汉武帝内传》:“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
(2).经坛。《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于 虎丘 静处建坛,请道士 鹤林 周玄初 设灵宝鍊度三昼夜。”
(3).香炷名。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妙洞真香,灵宝惠香,朝三界香。”
(4).宝刀名。《太平御览》卷三四六引《典论》:“ 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宝刀三,其一长四尺三寸六分,重三斤六两,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5).宝剑名。 晋 张协 《七命》:“若其灵宝,则舒辟无方,为奇锋异模。”
(6).珍宝。 明 吴承恩 《寿熙台潘公八袠序》:“絶巘之松,霜霰凌之,不为栋梁,必孕灵宝。”
(7).道教经名。即《灵宝经》。《云笈七籤》卷三:“ 燧人氏 得斯经造火,变生为熟,乃《灵宝》之功也。” 清 顾之珽 《以罗浮竹叶符赠厉樊榭》诗:“ 稚川 载《登涉》,引据按《灵宝》。”
“灵宝”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主要与道教文化相关,同时也涉及其他领域。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道教修真之法
“灵宝”最早见于东汉道教经典《太平经》,原指“神灵宝贵”,后引申为道教修炼的核心方法,即“宝精养神”的修真之术。其中“灵”代表神,“宝”代表精,强调通过调和精气神达到超脱境界()。
道教经典与器物
地理名称
指河南省灵宝市,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以黄金、苹果和道家文化著称,被称作“道家之源”()。
针灸穴位
中医经外奇穴“灵宝”,位于大腿外侧,主治癫狂、关节痛等,可通过直刺或艾灸治疗()。
道教中“灵宝”象征通达天地的智慧,与“三宝”(道、经、师)相关联,体现修行者追求超越的精神境界。从地域到信仰,它融合了黄河文明的厚重与道家思想的玄妙()。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太平经》《汉武帝内传》等道教典籍,或参考地方志对灵宝市的记载。
《灵宝》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是“灵”和“宝”。它的意思指的是具有神奇灵异能力、价值重大的宝物。
《灵宝》的拆分部首是“火”和“宀”,分别代表“火”和“室”的意思。它有8个笔画,其中“灵”有6个笔画,而“宝”有2个笔画。
《灵宝》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荀子·灵博篇》,其中描述了灵宝的奥秘。在繁体字中,灵宝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灵宝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变化。在《康熙字典》中,灵字的写法是“"]口夂夂”而宝字的写法是“玉广大门”。这种写法是在古代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变体。
1. 这个传说中的灵宝可以带来好运气。
2. 他在古墓中找到了一个神秘的灵宝。
1. 灵宝殿
2. 灵宝山
3. 灵宝经
1. 神奇宝物
2. 珍贵之物
3. 奇珍异宝
1. 平凡之物
2. 普通宝贝
3. 毫无价值之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