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同心协力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今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后汉书·吴汉传》:“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
“同心一力”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众人心志一致、团结协作,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核心在于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如“同心”体现思想统一,“一力”指行动上的合力。
二、出处与演变
最早见于晋代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后《后汉书·吴汉传》也引用此语,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成语的用法。
三、用法特点
四、例句参考
五、近义词
与“同心协力”“齐心协力”含义相同,均强调团结合作。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后汉纪》《后汉书》等文献来源。
《同心一力》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众人同心协力,努力一致地达成共同的目标。
拆分部首和笔画:成语《同心一力》共包含3个字,分别是“同”、“心”和“力”。其中,“同”的部首是“口”,笔画数为4;“心”的部首是“心”,笔画数为4;“力”的部首是“力”,笔画数为2。
来源:《同心一力》的出处为《红楼梦》,形容大家齐心协力地干一件事情。后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繁体:繁体字为「同心一力」。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历史记录,古时候的写法与现在并无明显区别。
例句:我们要同心一力,共同完成这个项目。
组词:同心协力、力量、心意、同心合力。
近义词:一德一心、精诚合作、齐心协力。
反义词:各自为战、拉拢争夺、分而治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