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践德的意思、践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践德的解释

犹言遵循道德规范。《国语·周语下》:“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故不可不慎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践德"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指向道德实践与人格修养。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践"为履行、实行之意,如《论语·先进》"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中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德"指道德品行,《说文解字》释作"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体现内外兼修的特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包含三层语义:

  1. 道德践行:指将伦理规范转化为具体行动,如《伦理学导论》所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过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伦理学基础理论》)
  2. 德行积累:强调通过持续实践培养品德,《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即含此意
  3. 人格完善:体现儒家"知行合一"理念,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强调"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在语用层面,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常见于哲学论著与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庄重典雅的语体色彩。其近义词"修德""立德"更侧重内在修养,而"践德"突出外在实践与内在修为的统一性(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网络扩展解释

“践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践德(拼音:jiàn dé)指遵循道德规范,强调将道德准则付诸实践。该词由“践”(实践、履行)和“德”(道德、品行)组合而成,字面含义为“践行道德”。


二、词源与出处

  1. 古代典籍
    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下》:“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故不可不慎也。”,此处强调通过行为体现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2. 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多用于强调个人或群体在行动中贯彻道德理念,如“立德、修德、践德”常被并列使用,倡导知行合一。


三、近义词与关联词


四、用法示例

  1. 句子应用
    “一个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需将践德作为终身课题。”
  2. 语境建议
    适用于讨论道德修养、社会伦理或教育类话题,强调行动而非空谈。

五、总结

“践德”强调道德规范的实践性,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词汇或例句,可参考《国语》原文或现代道德教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埃及阿司匹林呗偈半上日昼拔授拔滞比武不因不由常参官称铊谍查订交顶结冬衣遏刘返邪归正诽毁飞箭凤只鸾孤福向管定害肚历护城河晦藏忽冷忽热货损浃背汗流解放区羯胡金蟾金絮九蒸三熯阔希乐顾里勾外联隆冲路人甲门楼默运拏错偶寝瓶坠簪折迁善塞违阡巷汽船晴昊覃及鹊河如雨三条椽下饰器时形水勃公水力资源肃队退食味感文墨职无弃材物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