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具。割麦刀。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四:“麦釤,芟麦刃也。《集韵》曰:‘釤,长镰也。’状如镰,长而颇直,比鏺薄而稍轻。所用斫而劖之,故曰釤。用如鏺,故亦曰鏺。其刃务在刚利,上下嵌繫绰柄之首,以芟麦也。比之刈穫,功过累倍。”
麦钐是中国传统农具中的一种专用收割工具,主要用于小麦、稻谷等农作物的收割作业。其核心特征为长柄铁制刀片,刀身呈弧形,刃部锋利,使用时通过挥动长柄横向切割作物茎秆,具有高效省力的特点。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钐”字本义指“大镰”,《说文解字》将其归入金属器具类,表明其材质属性。《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记载,麦钐的雏形可追溯至汉代铁器普及时期,至宋元时期形制趋于成熟,在长江流域稻作区与黄河流域麦作区均有广泛使用。
该工具在使用范围上具有地域特征:北方多称“钐刀”,适用于平原大面积收割;南方丘陵地带改良为短柄版本,称“麦铲”。现代农学研究表明,熟练使用者每日可收割3-5亩作物,效率是传统镰刀的2-3倍。随着机械化农具普及,麦钐现已逐步退出主流农业生产,但在民俗文化中仍作为传统技艺传承,部分农业博物馆收藏有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实物标本。
(参考文献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国农具发展史》农业出版社2005年;《传统农具与民俗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
“麦钐”是一个古代农具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农政全书》原文或农业史相关文献。
拨冗层城赤桋悰緖厝意大计小用悼怅大贫凋渝斗絶蹲沓反水俯允蛤解狗脊狗崽子觚坛恍惑混洽佳丽城降革简略简切了当捷猎卷宗疽囊峻崎克利科室乐岁灵辰论世知人马茹子闹垓垓脑镜佩要慓果痞子青睛青鞋布袜秦人驱番仁谊戎陈蕊简三车散生日四面碑螳蜋踢躂偷鸡戏狗土营王正月菀牧握椒五通显妣贤妇鲜杀稀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