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论的意思、戏论的详细解释
戏论的解释
(1).漫不经心的言论。 晋 左思 《蜀都赋》:“ 三蜀 之豪,时来时往;养交都邑,结儔附党;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图》诗:“戏论摛多韵,谈虚遍九垓。”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七》:“逐句求义者见《传》云‘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必疑谓无所忿懥而后得其正。如此戏论, 朱子 亦既破之矣,以其显为悖谬也。”
(2).佛教语。谓非理、无义的言论。《百喻经·父取儿耳璫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谈笑语言,曾无戏论。” 清 李贽 《观音问·与澄然》:“今幸世尊开我愚顽,顿能发起一念无上菩提之心……慎莫草草作语言戏论,反成大罪过也!” 清 恽敬 《与报国寺沙门无垢书》:“大师勿笑 惲子居 傍葛藤树为戏论也。”
词语分解
- 戏的解释 戏 (戲) ì 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演员在舞台上化装表演故事的艺术:戏剧。戏文。戏码(戏曲演出的节目)。戏剧
- 论的解释 论 (論) ù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看待:一概而论。 衡量
专业解析
“戏论”一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含义,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解释,依据权威汉语辞书进行说明:
-
轻率随意、不庄重的言论或学说
- 这是“戏论”最核心的含义。指那些不经过深思熟虑、缺乏严肃态度、近乎儿戏的言论、见解或理论。这类言论往往缺乏事实依据或逻辑支撑,不值得认真对待。
-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戏论”解释为“戏言;玩笑话”,强调其非正式、不严肃的特性。更详细的解释可见于《辞海》(第七版),它指出“戏论”指“不严肃、无价值的言论或学说”。
- 词源结构:“戏”字本身有游戏、玩笑、戏弄之意;“论”指言论、学说。二字结合,直观表达了“如同儿戏般的言论”。
-
佛教术语中的特定含义
- 在佛教哲学中,“戏论”是一个重要概念,特指违背佛法真理、由无明(愚痴)和执着产生的虚妄分别、无意义的言说和思维。这些思维和言论执着于事物的表象、概念(名相),陷入有无、是非、断常等二元对立,远离了事物的真实本性(空性、实相)。佛教修行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超越和断除“戏论”。
- 来源依据:大型综合性辞书如《汉语大词典》在解释“戏论”时,会收录其佛教义项,指出其指“佛教语。谓错误无益之言论”。更专业的解释可参考佛教辞典,如《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其中详细阐述了“戏论”作为梵语 prapañca 的意译,指无意义的言论、概念游戏或虚妄分别。
- 古例印证:古代文献中亦有使用此义,如《维摩诘经·弟子品》中提到“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时我,世尊!闻说是语,默然而止,不能加报!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其中对“宴坐”的阐释就包含了超越戏论的思想。
“戏论”在通用汉语中,主要指轻率、不严肃、无价值的言论或学说。在佛教哲学语境下,它特指由无明产生的、执着于名相概念的虚妄分别和无意义言说,是修行需要超越的对象。理解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侧重。
网络扩展解释
“戏论”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核心含义,需结合文献来源综合阐释:
一、普通语境中的含义
指漫不经心或非正式的言论,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例如:
- 晋代左思《蜀都赋》用“剧谈戏论”形容豪族间的随意交谈;
- 明代徐渭在诗中以“戏论摛多韵”描述轻松谈笑的状态。
二、佛教术语中的特殊含义
特指违背真理的无意义言论,具有哲学批判性:
- 定义特征
佛教认为戏论是执着于表象、偏离因缘法则的言论,如《中论》所言:“善灭诸戏论”即破除对生灭、常断等二元对立的执着。
- 思想根源
源自对名利的追逐,《百喻经》批评“凡夫为名利故造作戏论”。
- 辩证案例
如两僧辩论“佛性与轮回”时,高僧指出执着辩论本身即远离真理。
三、词源演变
该词从普通语义发展为佛教术语,体现了汉语词汇吸收宗教概念的典型路径。唐代王维《能禅师碑》中“曾无戏论”的用法,已明显带有佛教批判色彩。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汉典、佛教经典及文学作品中的用例,完整文献可查阅《中论》《百喻经》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跋扈飞扬百日红拔絶谤诵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鞭缚边邑拨兑搏虎博浪鼓不等逋怨插板潺潺溶溶察渊鱼迟留舂击崇丘从教大安调疎掉以轻心放射性同位素纷罗感遇工时攻下痀瘻鳏鱼哈达函匦汉苗禾主花铃谎花画手唿啦加功讲脸金钗十二行鲙手匡时济世明月珰默解犏牛朴淳皮场庙麒麟像亲家青霜倾躁琴挑文君三士时育水荒数计瞚瞚隋宫缇缯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