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漓的意思、俗漓的详细解释
俗漓的解释
风俗浇薄。 明 宋濂 《贞节堂记》:“奈何世降俗漓,号为士大夫……或遇君父有难,作狐鼠窜去,往往而是。”
词语分解
- 俗的解释 俗 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 漓的解释 漓 (灕) í 〔漓江〕水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亦称“漓水”。 (灕)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俗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ú lí,其核心含义指社会风俗浮薄、不够淳朴,通常用于描述世风日下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字面拆分:由“俗”(指社会风气、习俗)和“漓”(意为淡薄、不浓厚)组合而成。
- 整体含义:形容社会风俗变得浅薄、不淳厚,常带有对道德滑坡的批判意味。例如明代宋濂在《贞节堂记》中批评士大夫逃避责任时写道:“奈何世降俗漓……或遇君父有难,作狐鼠窜去”,即用此词表达对时代风气败坏的感慨。
二、引证与出处
- 古籍引用:主要见于明代文献,如宋濂的《贞节堂记》。
- 使用场景:多用于议论社会道德或文化变迁,强调传统价值观的流失。
三、相关词语
- 近义词:世道浇漓、风俗浮薄。
- 反义词:民风淳朴、俗尚敦厚。
- 延伸词:
- 淋漓:形容畅快、透彻(与“漓”相关但含义不同)。
- 浇漓:与“俗漓”意义相近,均指风俗淡薄。
四、补充说明
- 现代应用:该词较少用于日常口语,多见于文学评论或历史研究中对社会风气的描述。
- 权威来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文献注疏获取更深入的语义分析。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文化背景,建议查阅《贞节堂记》原文或语言学专业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俗漓
俗漓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俗气然后还漓到眼前,形容一种低俗而刺眼的气氛。
拆分部首和笔画
俗漓的部首是水(氵)和冂,总共由10个笔画组成。
来源
俗漓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且向陶家问茶名》诗中“俗漓突眼犹可耻,吟黛樽前小诗篇。”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一种低俗而刺眼的氛围。
繁体
俗漓的繁体字为俗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俗漓的汉字写作俗灕,也有时写作俗犁,但俗犁的含义与俗漓有所不同。
例句
1. 这家餐厅的装修过于俗漓,一点都不雅观。
2. 他的言行举止常常流露出一种俗漓的感觉。
组词
俗套、俗气、漓江
近义词
庸俗、低俗、粗俗
反义词
高雅、典雅、文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