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绳索捆扎。《周礼·考工记·匠人》:“凡任索约,大汲其版,谓之无任。” 郑玄 注:“约,缩也。” 孙诒让 正义:“ 玄 谓‘约,缩也’者,《尔雅·释器》云:‘绳之,谓之缩之。’ 郭 注云:‘缩者,约束之。’”
索约在现代汉语中并非独立成词的常用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或古汉语用法分析。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释义,可作如下解释:
索约(suǒ yuē)为古汉语复合词,由“索”(绳索,引申为寻求、约束)与“约”(约定、束缚)组合而成,核心含义指:
本义指以绳索捆绑物品使其固定,引申为对事物的强制性管束。
强调通过内在规范限制行为,如《汉语大词典》释为“克己俭约”之意,体现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
《辞源》引古文献注:“索约,谓收敛身心”,指通过内省克制欲望,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如《礼记·乐记》疏解“索约”含“检束言行”之义,强调遵守社会礼法规范。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单独使用,多出现于文言研究或特定成语(如“深文索约”)。当代更常用“约束”“节制”“克己”等词表达相近含义。需注意其古语色彩,避免与现代词汇混淆。
参考资料来源:
“索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用绳索捆扎,常见于文献中对建筑工艺或器物固定的描述。以下是详细解析:
《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载:“凡任索约,大汲其版,谓之无任。”
《尔雅·释器》提到“绳之,谓之缩之”,郭璞注“缩者,约束之”,进一步印证“索约”与捆扎、约束的关联()。
现代汉语中“索约”已不常用,但类似表达可见于方言或特定专业领域(如考古、传统工艺研究)。如需引用古籍或研究古代技术,需注意其语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原文或郑玄、孙诒让的注疏(来源:、3、5、6)。
按规定败阵褊塉不移晷惨况车弊辰宿螭盘虎踞寸地尺天荡佚遁母奉止附从浮堦附讯拊养鈇钺更深夜静公畦过目不忘海县皇甫虎狼之国贾息积波进职刊登旷日长久岿然独存蓝菜烂盈老成练达轮回磨没坐性弥蒙密学摹刻牛羊勿践糯麦朴廉秦痔桡桡荣秩塞纳河山肴海错少人时衣私全四益谈啁讨钱頽影枉自刓弱文经武纬乌衣之游下井投石狭学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