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曝露的意思、曝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曝露的解释

[be exposed to the open air] 露在外头,无所隐蔽

曝露于原野之中

详细解释

露在外头,无所隐蔽。《魏书·高祖纪上》:“自今京师及天下之囚,罪未分判,在狱致死无近亲者,公给衣衾棺櫝葬埋之,不得曝露。” 唐 杜甫 《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诗:“高堂未倾覆,幸得慰嘉宾。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近来每天午后都要到递信省去,曝露在这初秋的灼热的阳光里行五六千人的注射(防虎疫的),忙得好像转眼睛一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曝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读音:pù lù(注音:ㄆㄨˋ ㄌㄨˋ)

    • 字义:“曝”指日晒,“露”指显露,合指事物暴露在外、无所遮蔽的状态。
    • 示例:“曝露于原野之中”形容人或物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2. 词性:动词,多用于书面语。


二、用法与区别

  1. 与“暴露”的差异

    • 曝露:仅指物理层面的显露(如身体、物体暴露在阳光或空气中),不涉及抽象事物。
    • 暴露:既可指物理显露,也可指抽象事物的揭露(如秘密、矛盾等)。
  2. 语境特点

    • 常见于文学或正式文本,如杜甫诗句“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
    • 现代用法中,多用于描述自然或环境中的直接暴露状态(如“曝露在强光下”)。

三、古籍与例句

  1. 古籍引用

    • 《魏书·高祖纪上》:“不得曝露”指尸体不可露天放置。
    • 唐代杜甫诗:“曝露墙壁外”形容画作未受保护。
  2. 现代例句

    • “传说中吸血鬼曝露在阳光下会燃烧”。
    • “曝露荒原”描述无遮蔽的自然环境。

四、总结

“曝露”强调事物因缺乏遮蔽而直接显露于外界,多用于具体场景,需注意与“暴露”的语义范围区别。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近义词,可参考权威词典(如、5、6)。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曝露

《曝露》是一个汉字词语,含有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日(rì)。

笔画:共有16个笔画。

来源:《曝露》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芸香传》中,原意指阳光晒晒。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事物被揭露、暴露出来的意思。

繁体:曝露(繁體)。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曝字的天字旁是写作「月」,表示太阳晒晒着月亮。而饱字的月字旁写作「肉」,表示满足。

例句:他的犯罪行为被媒体曝露出来,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

组词:曝光、曝气、曝晒、曝示、曝露、曝光灯、曝光表、曝光度。

近义词:揭露、暴露、显露、透露、泄露。

反义词:保密、隐瞒、遮掩、掩盖、隐藏。

别人正在浏览...

霸儒编竹别魂宾侣乘籍吃监出夫窜取粗衣淡饭丹霄路岛国冬鼓东洋鬼断灭凡浊根器鸽子笼贵焰害义汗如雨下好谋善断贺元懽欣交割进俸凈办靖深金莲炬禁苑黄控摄愧荷朗晃历年六神不安落落托托马爵埋三怨四朦充逆失逆治耙耱平厂青殷亲嘴诠第劝降瘙痒扇繖深意受潮衰构厮吵随大溜邃情铁案望风捕影文风不动武城禽夏令鸮心鸝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