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崇敬。《文选·班固<典引>》:“以崇严祖考,殷荐宗配帝。” 吕向 注:“言所以崇敬祖考,厚进馨香,尊配享於上天也。”《南史·臧焘传》:“古先哲王莫不致肃恭之诚心,尽崇严乎祖考。”
(2).庄重严肃。 唐 李峤 《让鸾台侍郎表》:“夫以琐闥崇严,玉堂祕近;职参持盖,位亚掌壶。”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御制》:“殿堂辉焕,像位崇严,上建 玉皇阁 ,尊道之本也。”《明史·吕坤传》:“天閽邃密,法座崇严。”
(3).严峻。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然究其所因,皆由中世禁淫之律法过于崇严,而人欲之大发有不可禁,故至陷此乱种之不道。”
“崇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崇敬
指对祖先、尊长或崇高事物的尊敬与推崇。例如《南史·臧焘传》提到“古先哲王莫不致肃恭之诚心,尽崇严乎祖考”,强调对祖先的敬重。此义项多用于古代文献中,表达礼仪或精神层面的尊崇。
庄重严肃
形容环境、场合或态度的庄严与肃穆。如唐代李峤《让鸾台侍郎表》中“琐闥崇严,玉堂祕近”,描述宫廷职位的庄重氛围。明代《宛署杂记·御制》也用“殿堂辉焕,像位崇严”体现建筑与陈设的肃穆感。
严峻
指严厉、严格的态度或形势。康有为的著作中曾用此义项,但具体语境需结合原文分析。此用法相对少见,多用于描述人物性格或社会状态。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既可表达尊敬推崇(如对祖先),也可形容庄重肃穆的场合(如宫廷、宗教场所),偶有引申为严厉的用法。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