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羲娥的意思、羲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羲娥的解释

(1).日御 羲和 与月神 嫦娥 的并称。借指日月。 唐 韩愈 《石鼓歌》:“ 孔子 西行不到 秦 ,掎摭星宿遗 羲娥 。” 朱熹 考异引 孙汝听 曰:“ 羲娥 ,日月也。 羲和 ,日御; 嫦娥 ,月御。” 宋 王安石 《闻望之解舟》诗:“黯黮虽莫测,皇明迈 羲 娥 。” 清 姚鼐 《答王生》诗:“尘霿苟不兴,万里曜 羲娥 。”

(2).泛指岁月。 宋 苏轼 《次韵杨褒早春》:“破恨径须烦麴蘖,增年谁復怨羲娥。”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寿祐之弟时新居落成》词:“只将緑鬢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

(3).指日夜。 宋 文天祥 《真州杂赋》:“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 真阳 。”自序:“首尾恰四十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羲娥,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复合词,由“羲”和“娥”两个部分组成,常用来指代太阳和月亮,或泛指日月、时光。其释义如下:

一、 核心释义 羲娥,是“羲和”与“嫦娥”的合称,分别代表神话中驾驶日车和月车的神灵,后用以代指太阳和月亮,引申为光阴、岁月。这个词蕴含了古人对日月运行、时光流逝的浪漫想象和哲学思考。

二、 详细解析

  1. “羲”指羲和:

    • 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女神(一说为太阳的驾车者或母亲)。在《山海经》、《离骚》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如“羲和之未扬”(屈原《离骚》),意为羲和尚未扬鞭启程(太阳未升起)。
    • 因此,“羲”常直接指代太阳。例如,古籍中称太阳为“羲轮”、“羲驭”、“羲阳”等。
    •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对“羲”的释义,以及其中“羲和”词条;《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羲和”条。
  2. “娥”指嫦娥(常娥):

    • 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居住在月亮上的仙女,由后羿之妻演变而来,是月亮的象征。如李商隐《嫦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因此,“娥”常直接指代月亮。例如,古籍中称月亮为“娥轮”、“娥影”、“娥月”等。
    •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嫦娥”词条;《辞源》“嫦娥”条;《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嫦娥”条目。
  3. “羲娥”合称:

    • 将代表太阳的“羲”与代表月亮的“娥”合称为“羲娥”,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借代修辞手法(以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用以指代日月。
    • 其引申义为光明、时光、岁月。因为日月的运行交替,构成了昼夜更迭、光阴流转。
    • 例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石鼓歌》中写道:“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这里的“羲娥”即指日月(或日月所代表的文明、典籍)。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次韵杨褒早春》中也有:“破恨径须烦麴糵,增年谁复怨羲娥。”此处的“羲娥”即指岁月、光阴。
    •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羲娥”词条释义及书证(韩愈诗例);《辞源》“羲娥”条释义及书证(苏轼诗例);《全唐诗》、《全宋词》相关篇目。

三、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羲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ī é,其含义及文化背景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析:

一、基本词义

  1. 日月代称
    指日御羲和(太阳神)与月神嫦娥的并称,借代日月。该释义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石鼓歌》中“掎摭星宿遗羲娥”,朱熹注释称“羲娥即日月”。宋代王安石、苏轼等诗人亦沿用此意,如“皇明迈羲娥”形容日月光辉。

  2. 时间象征

    • 泛指岁月:苏轼诗句“增年谁复怨羲娥”以日月更替表达时间流逝。
    • 指代日夜:文天祥《真州杂赋》中“四十羲娥”喻四十个昼夜。

二、文化渊源

  1. 神话背景
    羲和是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山海经》记载其为帝俊之妻,生十日并司职日御。嫦娥则为月神,两者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日月崇拜的核心意象。

  2. 文学化用
    自唐代起,“羲娥”被文人用于诗词,如韩愈以“遗羲娥”暗喻遗漏重要事物(日月),凸显修辞张力。

三、争议与补充

四、总结

“羲娥”本义为日月神祇的合称,后衍生出岁月、日夜等抽象时间概念,多见于古典诗文。其文化内涵根植于上古神话体系,并在文学传统中不断丰富。

别人正在浏览...

昂然自得安详白石仙表草表徵草编螭纽篡夺丹井丹槛折亶叙对头夺彩恶籍盈指砐硪放唐废弃丰絜風陵犎牛风树浮虚歌歌钩子寒螀幻戏涧饮节错计划遽宁捃收开剥两合公司练习曲六关轮毂末行年间前赴后继奇賌清简入赘慴伏诗扇视效四库全书思纬松风随高逐低邃室逃税晚车万象更新问俗乌韭向导陷于消声匿影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