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omposed;leisurely;be resolute and serene] 从容自如;稳重
态度安详
举止安详
(2) 平静自然
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碧野《天山景物记》
(1).稳重,从容。 汉 蔡邕 《荐边文礼书》:“口辩辞长,而节之以礼度。安详审固,守持内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媻罗痆斯国》:“安详前进,导彼五人。”《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近因小女出阁,预置媵婢 月香 。见其颜色端丽,举止安详,心窃异之。” 吴玉章 《辛亥革命》十四:“只剩下那个箱子,由一个 日本 人看守着。 陈策 装做很安详的样子,径直走到他的跟前,和颜悦色地同他交涉。”
(2).宁静;平静。 浩然 《艳阳天》第二七章:“夏夜的野外,安详又清爽。”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八章:“哭过以后,她舒了一股抑压着的闷气,心情似乎舒畅得多了,现在安详地坐着。” 碧野 《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这美丽宁静的景色,使我们的心情变得非常畅朗、安详。”
“安详”是一个形容词,指神态、举止等沉静稳重或从容不迫,带有安静祥意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人的状态从容不迫、稳重自然,多用于形容表情、动作或整体氛围。例如:“老人安详地坐在靠椅里”“面容安详”。
需注意与“安祥”区分。“安祥”是错误写法,正确应为“安详”。
最早见于汉代蔡邕《荐边文礼书》:“安详审固,守持内定”,后逐渐扩展至形容神态、环境等。
该词既可用于具体的人或场景,也可用于抽象的氛围,核心在于表达一种平和、稳重的状态。
布景槽枋车次澄清天下齿宿檮杌穿花儿棰楚翠红乡倒山倾海雕金凋零洞入阨隘反掩废逐丰庑敷衽共养国仇家恨坚心禁令极浦稽疑咳喘魁奇聊城箭麻紴卖庸漰湍凭妖评优起馆倾黜轻日岂其三佞赡逸折句失期收长水舂殊音书邮私逋他肠特起停産通栏标题屯危枉直随形唯利是求惟兮苇杖问道吴安王五荒六月湘波仙子鰕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