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夺的意思、篡夺的详细解释
篡夺的解释
[usurp] 用非法手段夺取
篡夺皇位
详细解释
(1).谓篡取君位。《后汉书·隗嚣传》:“故 新都侯 王莽 ,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鴆杀 孝平皇帝 ,篡夺其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圣人知进退存亡之道,将以副天下之人心,不得不禪其位也。后儒以为篡夺而禪代之名,如 曹孟德 司马仲达 之流,则不然也。”《朱子语类》卷二四:“大纲恁地宽厚,到后便易得废弛,便有强臣篡夺之祸。”
(2).今多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这怎么行?秘书长不来,我们当助手的焉能越权?那不是要说我 冯永祥 篡夺领导吗?”
词语分解
- 篡的解释 篡 à 封建时代特指臣子夺取君位:“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篡位。 泛指夺取:“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公孙敖与壮士往篡之”。篡夺。篡党。篡国。篡权。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 夺的解释 夺 (奪) ó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僴 )词夺理。 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刵 )。 冲开:夺门而出。 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晃动:光彩
专业解析
篡夺(cuàn duó)指以非法或不正当手段强行夺取(权力、地位等),通常带有违背道义或法理的含义。以下为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非法夺取
指通过阴谋、暴力等不正当方式强行占有本不属于自己的职位、权力或权益。
示例:篡夺王位、篡夺领导权。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232页,商务印书馆。
《汉语大词典》第8卷第1092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词义辨析
- 篡:原义为“非法夺取”,《说文解字》释为“逆而夺取曰篡”,强调行为的叛逆性。
- 夺:强行取得,含武力或威逼意味。
二字组合后,凸显“以悖逆手段强占”的核心语义。
来源: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整理本。
二、语义特征
-
对象特定性
多用于政权、职位、名分等抽象事物,如“篡夺皇位”“篡夺成果”,极少用于具体物品。
来源: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
贬义色彩
隐含对行为者道德批判,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篡夺义帝之位”,暗指其背信弃义。
来源: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
三、经典用例
- 历史文献
- 《后汉书·窦宪传》:“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此处“请夺”近于篡夺之义。
- 《三国演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为篡夺之渐。”
来源: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四、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
窃取(侧重隐蔽性)、攫取(强调暴力性)。
- 反义词:
禅让(合法让位)、继承(依法承接)。
来源:
《同义词反义词词典》,语文出版社。
权威参考文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许慎.《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013.
-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2015.
- 王力.《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2018.
网络扩展解释
“篡夺”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cuàn duó
- 注音:ㄘㄨㄢˋ ㄉㄨㄛˊ
- 词性:动词(偏正式结构,如“篡夺王位”)
- 含义:指通过非法或不正当手段强行夺取权力、地位或权益,通常带有贬义。例如“篡夺皇位”“篡夺领导权”。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夺取、争夺、掠夺。
- 反义词:禅让、让位、合法继承(需根据语境判断)。
词源与用法
- 历史来源:
源自《后汉书·隗嚣传》中“篡夺其位”,最初描述臣子以阴谋手段夺取君主之位,如王莽篡汉。
- 现代扩展:
现泛指通过非正当途径获取权力或资源,如政治斗争、职场权谋等场景。
英文翻译
- 对应词:usurp / seize(如“Richard usurped the throne”)。
- 例句:
- The usurper took power by force.(篡夺者武力夺取政权。)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中提到“篡夺领导权”的现代用法。
使用注意事项
- 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非正义的权力更迭,需注意语境。
- 常见搭配:篡夺政权、篡夺职位、篡夺成果。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词源或例句,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国语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哀劝拜倒邦选贝甲备件逼耳比绍避逃吵仗驰控存劳道地调炼蠹国殃民对簿公堂憝獠二路地主分句浮凉讣书管着红白赏恤即是据乱举首裤裆老是连謇炼形僚品里闬流脓论力虑微痲疯闷恹恹绵迷留闷乱名方呕苻平缓破家瞧得起情贤啓用三遗矢筛选駪駪诗本史才虱蛊衰乏俟吕陵俗阜苏功通告铜刻讬梦祥禫霄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