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寒螀的意思、寒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寒螀的解释

(1).即寒蝉。 汉 王充 《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螿啼,感阴气也。”《尔雅·释虫》“蜺寒蜩” 晋 郭璞 注:“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蝉鸣。’”《文选·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许慎 《淮南子》注:“寒螿,蝉属也。”一说指水鸟。见《文选·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 李善 注引 高诱 《淮南子》注。参见“ 寒蝉 ”、“ 寒将 ”。

(2).借指深秋的鸣虫。 唐 张仲素 《秋思》诗之一:“碧窗斜月蔼深暉,愁听寒螿泪溼衣。”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 陈三立 《雨》诗:“怀人江海断,鐙火诉寒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寒螀是汉语中对秋季寒蝉的特定称谓,其字义与文学意象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寒螀”专指蝉类中的秋蝉,体形较夏蝉略小,常于霜降前后出现,其鸣声低微凄切,被视为秋寒将至的自然信号。从汉字构形分析,“螀”从“虫”部,表明其属于昆虫类;声符“将”则暗示其鸣叫特征,整体字形直观反映了生物属性与行为特点。

在古典文学中,寒螀多被用作寄托孤寂、萧瑟情感的意象符号。例如唐代杜甫《秋兴八首》中“玄蝉声里夕阳微,寒螀断续促机织”一句,通过寒螀断续的鸣叫勾勒秋日黄昏的寂寥氛围。宋代词人周邦彦《琐窗寒·寒食》亦以“寒螀暗雨,夜阑休叹”营造出凄清意境,这类文学例证在《全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等典籍中均有收录。

古籍考据显示,寒螀的生物特性与物候现象存在密切关联。《礼记·月令》载“孟秋之月,寒蝉鸣”,东汉郑玄注疏明确指出“寒蝉即寒螀,应时而鸣,知寒暑之变”,这既符合《中国昆虫志》关于蝉科动物季节性活动的科学描述,也印证了其在传统文化中的物候象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寒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án jiāng,主要用于古代文学或文献中,指代一种秋日鸣叫的昆虫。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1. 指寒蝉
    古书描述其为一种体型较小的蝉类,颜色多为墨绿色或青赤色,带有黄绿色斑点,常在秋季鸣叫。
    别名:寒蜩、秋蝉。

  2. 借指深秋的鸣虫
    在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秋意萧瑟或孤寂凄凉的情感。例如唐代张仲素《秋思》:“愁听寒螿泪湿衣”,即以寒螀的鸣叫烘托秋愁。


文献考据


文学意象

寒螀因秋日鸣叫的特性,常被用作诗歌意象,例如:


注意

现代汉语中,“寒螀”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仿古文学作品。如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尔雅》《月令》等文献或权威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拜璧逩波伯赵氏柴桑令畅志遄急除息催化剂大公祖彫耗对句垩涂革新变旧官式官婿跪乳古则槐牙回迁火辎贱类校对金彩警敏既然计台九寡即兴之作峻朵狂名腊肠莱田腊克櫑具剑流英俪劄龙章凤姿耧犁乱风论考螺丝母马烽木那克捻土为香攀留坯户浅庸迁坐清己蘧宁说诨话琐闱跳版挑抉调整通学生五更鸡无迺显达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