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邑的意思、下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邑的解释

[small county] 下县。古代县分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弹丸下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详细解释

(1).国都以外的城邑。《春秋·庄公二十八年》“冬,筑 郿 ” 晋 杜预 注:“ 郿 , 鲁 下邑。” 孔颖达 疏:“国都为上,邑为下,故云 鲁 下邑。”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促装下邑,浪拽上京。”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一:“自京师奉别,于今已八6*6*年……忽得书,乃知尚滞下邑,幸得会合,欢慰固无量。”

(2).小地方;小县。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和羹未飪,宰兹下邑。”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頽而位仆。”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 常熟 ﹞虽偏僻下邑,其士人多知乘时,或逾于都会广聚之区,习使之然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下邑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下邑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基础释义

指规模较小或地处偏远的城邑,与“大都”(大型都城)相对。

二、引申含义

  1. 行政等级较低的县

    古代行政区划中,“下邑”指县级单位中人口较少、经济地位次要的县。例如:

    《汉书·地理志》将县按人口分为“上县”“中县”“下县”,“下邑”即此类属。

  2. 谦称自身管辖的属地

    官员或封君在提及自己的辖地时,常以“下邑”自谦。如: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中县令言:“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其中“宰”即下邑之官。

三、文献佐证与权威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商务印书馆, 2021.
  2. 王力等. 《古代汉语词典》[M]. 中华书局, 2014.
  3. 蒲松龄. 《聊斋志异》[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下邑”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综合权威来源的释义如下:

  1. 国都以外的城邑
    原指都城之外的附属城镇。例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提到“郿,鲁下邑”,晋代杜预注:“国都为上,邑为下”,说明“下邑”是相对于首都而言的次级行政单位。

  2. 小地方或小县
    后引申为规模较小或地位较低的县邑。古代以粮食产量划分县等,三万石以下为下县,如清代邵长蘅在《青门剩稿》中用“弹丸下邑”形容小城。唐代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中的“下邑”也指偏远小县。

历史背景与用例: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白蛉不抟参狼羌嘈嚷炒团成典凑亟道廕丢搭翻梢凤凰翘凤舰风姿绰约歌诗勾差寡诚恒姿合仆欢趣煎聒瀸淖交构脚上界满警报惊烽精钢矜急济治倦困埢垣句龙嗑牙旷礼愧让鲁阳挥日门头灭化磨杵作针墨绶木材南国社破除欠申侵罔囚梁入降三年碧师傅施礼摔炮水仙操搠换术施太官陶泓渟淖图维贤嗣笑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