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陶泓的意思、陶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陶泓的解释

陶制之砚。砚中有蓄水处,故称。 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陶泓寡务,紬素多闲。” 唐 韩愈 《毛颖传》:“ 颖 与 絳 人 陈玄 、 弘农 陶泓 及 会稽 褚先生 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按, 毛颖 指笔, 陈玄 指墨, 陶泓 指砚, 褚先生 指纸,皆为拟托人名。 金 庞铸 《冬夜直宿省中》诗:“陶泓面冷真堪唾,毛颖头尖漫费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陶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化特质的拟人化称谓,专指砚台。这一名称的形成与唐代文人的创作密切相关,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词源解析 “陶泓”由“陶”与“泓”二字复合构成。“陶”指陶土烧制的砚台,代表制作材质;“泓”本义为水深广貌,此处特指砚池中蓄积的墨汁,形成“器皿盛水”的意象组合。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汉语造词中“以材质定名,以功能喻形”的特点。

二、文学拟人化应用 该词最早见于韩愈《毛颖传》,文中将文房四宝拟人化:“陶泓者,砚也。”唐代文人通过赋予砚台人格特征(以陶为姓,泓为名),使书写工具获得文化人格象征,反映古代文房雅玩的文化审美传统。

三、典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10册第897页明确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唐人对砚的拟人称呼”
  2. 《中国文房四宝史》第三章记载:“陶泓之称始于中唐,与石虚中(指石砚)、褚先生(指纸)等拟称共同构成文房人格化体系”
  3. 宋人《文房四谱·砚谱》载:“昔人谓砚曰陶泓,盖取陶冶文思之义”

四、语义演变 该词经历了从特指陶砚到泛指砚台的语言泛化过程。清代《通俗编》指出:“今人虽用石砚,犹沿称陶泓”,说明其语义扩展已突破材质限制,成为砚台的雅称代名词。

网络扩展解释

“陶泓”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学和文房用具的语境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陶泓指陶制的砚台。因砚台有蓄水的凹处,故以“泓”(形容水深广)代指蓄水功能,组合成“陶泓”这一名称。

2.字源分析

3.文学出处

唐代文人韩愈在《毛颖传》中将“陶泓”拟人化,与笔(毛颖)、墨(陈玄)、纸(褚先生)并称为“文房四友”,体现其作为砚台的象征意义。

4.相关用法

5.补充说明

“泓”单独使用时,可作量词(如一泓清泉),或形容水深广(如“泓量”指海水的深广)。

别人正在浏览...

摆班备价悲啸兵轮比天高不荤不素骖騑参领朝采触手生春电视发射塔点指莋脚顿门额限放支分裾公共关系意识勾唤华南洁妇玠珪机妙径直进究居不重茵拘摄客座劳务出口鬣封历心笼葱慢张茂陵刘郎门臼母猴蹑跟泼材料破帆风黔喙歧互轻佚榷矾确执山谣煞台神弦歌诗舫顺便苏俄俗间素膳台令天翻地覆天陷望门投止幄殿五浊恶世先知君鰕须心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