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御的意思、献御的详细解释
献御的解释
指进献食物给皇上。《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三国志·吴志·朱治传》:“﹝ 治 ﹞每岁时献御, 权 答报过厚。” 唐 韩愈 《归彭城》诗:“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词语分解
- 献的解释 献 (獻) à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 笔画数:; 部首:犬; 笔顺编号:
- 御的解释 御 (④禦) ù 驾驶车马:御车。御者。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百官御事”。御下。御众。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御用。御览。御旨。御赐。御驾亲征。 抵挡:防御。御敌。御寒。 笔
专业解析
“献御”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君主进献物品或表达敬意。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献”本义为祭祀时进奉犬牲,后引申为呈送、贡献;“御”特指帝王所用或与其相关的事物,《说文解字》注“御,使马也”,后演变为对君主行为的尊称。二字组合后,“献御”在《古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进献于帝王”,具体包含三层语义:
- 实物进贡:指向朝廷呈送地方特产或珍稀物品,如《汉书·食货志》载“诸侯皆献御,方物各以其职”;
- 礼仪尊崇:通过特定仪式表达臣服,如《周礼·天官》所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其祀贡、嫔贡皆含献御之礼”;
- 文学象征:在诗词中喻指竭诚效力,如杜甫《北征》诗句“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隐含献御报国之意。
该词常见于秦汉典籍,唐宋后逐渐被“进贡”“供奉”等词替代,但在典章文献中仍作为礼制术语保留。现代汉语中仅存于特定历史研究及古籍注释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献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指臣子向君主进献食物。其中“献”意为进献,“御”指代帝王(如“御膳”“御赐”),组合后特指将食物供奉给皇上。
- 延伸意义:后来也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与尽职,成为象征忠心的成语。
二、历史典故与文献用例
- 《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曾下令禁止各地进贡珍稀食物(“异味”),但仍有官员违反禁令继续“献御”,反映当时官场风气。
- 《三国志》例证:东吴将领朱治每年按时进献,君主孙权回礼丰厚,体现君臣互动关系。
- 韩愈诗引用:唐代韩愈在《归彭城》中写道“献御固已痴”,以自嘲口吻表达进献行为的无奈或徒劳。
三、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地方官员向中央进贡的礼仪行为。
- 文学比喻:借“献御”表达忠诚或讽刺形式主义,如韩愈诗句的隐含批判。
四、文化背景
古代“献御”不仅是物质供奉,更包含政治象征意义,通过食物表达臣属关系。帝王对此类进献的态度(如禁止或嘉奖)常反映治国政策或社会问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原文或成语用法,可参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或查阅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暗风肮脏气暗途宝策徧戒並概佛心蛇口陛奏才彦常涂谗説抽干达地知根谠词玎珰放飞封地枫子鬼否道丐退高朋满座诡秀和哄红日荒缪寰宇回隐辑安揭参介节虀粉精妍浸溜机伪刻剔郎官星流洽毛举细务麻线道抹阶牡菣羌煮轻典轻下轻言细语秋蟫奇遇诎缨插衽三襄夷僧伽胝珊瑚树霜螯爽鸠四弦踢皮球体胤武断专横五管香鈎宵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