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诎缨插衽的意思、诎缨插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诎缨插衽的解释

徒冠去缨,扱衽短衣。谓罪人之服饰。《管子·小匡》:“ 桓公 亲迎之郊。 管仲 詘缨插衽,使人操斧而立其后。” 尹知章 注:“示将就戮。” 石一参 今诠:“詘缨,谓徒冠而去其缨。插衽,谓扱其衽如短衣然。刑人之冠服如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诎缨插衽”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该词指古代罪人的特定服饰,表现为摘去冠帽的缨带,并将衣襟掖入腰间,象征身份降为受刑者或待罪之人。

二、发音与出处

三、详细解释

  1. 诎缨:摘下冠帽的缨带(古代冠冕的固定装饰),表示失去尊严。
  2. 插衽:将衣襟掖入腰带,使长袍变为短衣,方便受刑或劳作。
    ——此装束是古代对罪人的一种标识,常见于文献描述刑罚或请罪场景。

四、使用场景

五、注意

部分网络解释(如形容“勇敢无畏”)存在偏差,建议以权威典籍和辞书释义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管子》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诎缨插衽》的意思

《诎缨插衽》是一个成语,意为拴住缰绳,插入襟边。形容人矫健有力,英勇果断。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诎缨插衽》的部首分别是言和纟,笔画数分别为7和12。

来源和繁体

《诎缨插衽》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一年》。字形繁体为「詘纓插衽」,其中「詘」代表缰绳,「纓」代表缰绳的辫子或者尾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詘」的字形更为简化,只写为「诎」,「纓」也简化为「缨」,「插」和「衽」的字形保持不变。

例句

他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真可谓《诎缨插衽》。

组词

诎衽、缨插、插衽

近义词

拔剑四顾、乘势掷竿、矢志不渝、快马加鞭

反义词

畏缩不前、望洋兴叹、束手无策、一蹶不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