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襄夷的意思、三襄夷的详细解释
三襄夷的解释
汉 时 蜀 郡少数民族之一种。《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 延熹 二年, 蜀郡 三襄夷 寇 蚕陵 ,杀长吏。”
词语分解
-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三襄夷”一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语境进行区分:
一、作为历史族群名称(主要含义)
根据、、等高权威性来源:
- 基本定义:指汉代蜀郡(今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属于西南夷的分支。
- 历史记载:见于《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记载“延熹二年,蜀郡三襄夷寇蚕陵,杀长吏”,描述其在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曾发动军事行动。
- 族群背景:与汉代西南地区“莋都夷”等族群相关,可能涉及古代川西少数民族的部落活动。
二、作为成语的争议性解释
部分来源(如、)提出其作为成语的含义:
- 字面拆分:“三”表多次,“襄”为接近,“夷”指危险,整体引申为“多次经历危险困境”。
- 故事起源:关联《左传》中晋国公子重耳逃亡时被夷族人三次救助的典故,但此说法未见于正史或权威词典,可能与“三豕涉河”等成语混淆。
综合建议
- 优先采用历史含义:学术研究或文献解读中应以《后汉书》记载的族群解释为准。
- 谨慎对待成语说法:若需引用成语义,建议核查《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目前主流辞书(如汉典、汉程词典)均未收录此成语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襄夷
三襄夷(sān xiāng yí)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字义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襄夷的三个字分别拆分如下:
- 三:上部首为一,下面部首为二,并含有两笔。
- 襄:上部首为衣,下面部首为夂,并含有十一笔。
- 夷:上部首为大,下面部首为人,并含有四笔。
来源
《三襄夷》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它指的是古代中国东周时期的一个地方,即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和周边地区。
繁体
繁体字“三襄夷”保留了原始的形状和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以“三襄夷”为例,它们的古代汉字写法如下:
- 三:古代汉字为「參」。
- 襄:古代汉字为「薌」。
- 夷:古代汉字为「彛」。
例句
这是一个使用“三襄夷”一词的例句:
“在古代,三襄夷被视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组词
由“三襄夷”组成的一些词语:
- 三襄夷年:指东周时期,三襄夷地区的年代。
- 三襄夷人:指生活在三襄夷地区的人。
- 三襄夷文化:指发源于三襄夷地区的文化。
近义词
与“三襄夷”有相似或相近含义的词语:
- 三秦:也是指中国陕西省的地区,与三襄夷所指的地方相近。
反义词
与“三襄夷”含义相反的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