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献羡的意思、献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献羡的解释

古代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搜括而得的羡馀。《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开庆元年》:“ 丁大全 使其私人为 浙西 提举常平,尽夺亭民盐本钱,充献羡之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献羡”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特定历史时期的财政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地方官员将额外搜刮的财物(即“羡余”)进献给朝廷的行为。这里的“羡余”原指赋税正额外的盈余,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演变为强制征收的苛捐杂税。

  2. 历史背景与实例
    据《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开庆元年》记载,南宋权臣丁大全曾派亲信担任浙西提举常平官,强行没收盐户的本钱充作“献羡”。这反映了该制度对百姓的剥削性质。

  3. 运作机制

    • 来源:通过加重赋税、克扣地方经费或挪用专项款项(如盐铁专营收入)获取资金。
    • 目的:表面为补充国库,实则官员常借此讨好中央以谋取仕途晋升。
  4. 历史评价
    这种行为虽短期内增加中央财政收入,但长期加剧社会矛盾,宋代文献中多次批判其“与民争利”的弊端。

注:该词汇属于历史术语,现代汉语已鲜少使用,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财政制度的文献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献羡

献羡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情感到非常佩服、称赞的情感。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犬,右边的部首是羊,有着攀升、超越的意味。

根据《康熙字典》的笔画顺序,献羡共有11个笔画。

献羡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荀子·儒效》:“献是供养,羡是观瞻,东莱君将以毛泽度献羡。”这里的献羡指毛泽度的毛样子展示出来的养生方法受到了东莱君的赞赏和推崇。

献羡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獻羨」。

古代汉字中的献羡写作「獻異」,其中的「異」是由犬、羊、叕组成,叕表示双倍;所以古代的献異意味着以狗、以两羊向他人献贡,表达极高的敬意。

一些例句中常常使用献羡这个词,例如:“他在工作中的高效率令人献羡。”、“她的琴艺让人献羡不已。”

献羡的近义词有崇拜、景仰、钦佩等,它们在形容对他人或事物的称赞、崇敬、推崇的情感时可以互相替代。

献羡的反义词则表示对他人或事物的不满、厌恶,如鄙视、看不起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