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笄女的意思、笄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笄女的解释

指成年的女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郑蒋翁婿》:“又前乎此,则 嘉靖 末, 吴太宰 以笄女继 董宗伯 之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笄女”是中国古代对特定年龄阶段女性的称谓,其含义需结合“笄”的文化背景来理解:

  1. 基本定义
    “笄”是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女子成年时(一般为15岁)会举行及笄礼,将头发盘起插笄,标志进入婚嫁年龄。因此,“笄女”狭义上指15岁成年女子,如《礼记》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2. 扩展用法

    • 接近成年的少女:部分文献(如《东周列国志》)提到“将笄之年”指14岁,即临近行笄礼的年龄。
    • 泛指年轻女性:明代笔记《野获编》用“笄女”代指家中成年未婚女儿,不严格限定年龄。
  3. 注意差异
    不同文献对“笄女”的年龄界定存在细微差别,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例如,汉代礼制以15岁为及笄标准,而明清文学作品中可能放宽至14-16岁。

  4. 文化意义
    笄礼与冠礼(男子成年礼)对应,是古代女子人生的重要仪式,标志着从“童子”到“成人”的身份转变,此后可婚配并承担家庭责任。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笄女》的意思

《笄女》是一个汉语词语,指代古代女子成年或初嫁时所戴的发髻位置上的一种簪子。它也用来形容处于青春期的少女。

拆分部首和笔画

《笄女》的拆分部首是“⺮”和“女”,它的总笔画数为9个。

来源和繁体

《笄女》一词来源于古代儿童的礼仪,女儿在13岁时会举行“笄礼”,以示女孩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词在正式场合使用比较少见,而在现代汉字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笄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笄女」一词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女字的下方多有一横,表示女性的意味。

例句

1. 她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笄女,深受大家喜爱。

2. 这幅画中的女子穿着古代的衣服,戴着笄,很有古典的美感。

组词

1. 笄簪(jī zān):指戴在发髻上的簪子。

2. 笄礼(jī lǐ):古代举行给女儿戴上笄的仪式。

3. 笄年(jī nián):指女孩子达到13岁的年龄。

近义词

1. 张扇:旧时指女子出嫁时所戴的喜庆发襟上的簪子。

2. 玉簪:一种以玉石制成的发髻簪子,女子成年时戴的一种装饰品。

反义词

《笄女》这个词并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它主要指的是女子成年或初嫁时所戴的簪子的意思,而不是一个具有对立关系的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