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文津阁的意思、文津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文津阁的解释

清 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 乾隆 四十年(1775年)仿 宁波 范氏 天一阁 建筑,建于 承德 避暑山庄 。1915年藏书运至 北京 ,今藏于北京图书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文津阁是中国古代皇家藏书楼的专有名称,特指清代乾隆时期为贮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内廷四阁”之一。其名称蕴含深厚的文化寓意:

  1. 字义溯源与核心含义

    • “文”:本义指纹理、文字,引申为文章、典籍、礼乐制度、文明教化。《说文解字》释:“文,错画也,象交文。”在藏书楼语境中,直接指代浩瀚的典籍与承载的文化。
    • “津”:本义指渡口、水流交汇处。《说文解字》释:“津,水渡也。”引申为路径、关键、源泉、滋养。在名称中寓意藏书楼是知识传播的枢纽、文化传承的渡口、学术探求的门径。
    • “阁”:指多层建筑,特指用于藏书、供佛或游憩的楼阁。如“天一阁”、“文昌阁”等,点明了建筑的功能属性。
    • “文津”合义:意为“文化之津梁”或“典籍之要津”,形象地表达了藏书楼作为汇聚知识精华、连接古今学术、滋养士子学人的文化重地的核心功能与崇高地位。
  2. 历史背景与实体指代 文津阁最著名的实体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建于承德避暑山庄的藏书楼,是乾隆皇帝仿浙江宁波天一阁样式建造的“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之一,专门用于庋藏《四库全书》。其命名深刻体现了乾隆帝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期望此阁成为文化传播的源头活水与必经之路。阁内曾藏有《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两部巨著。现存的文津阁建筑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3. 文化象征与价值延伸 “文津阁”一词超越了具体建筑,成为中华典籍文化保护、传承与尊崇的象征。它代表了国家层面对整理、保存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决心。后世常以“文津”命名与文化、教育、学术相关的机构或场所(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所在街道称“文津街”),即源于此历史典故,取其“文化津梁,知识源泉” 的美好寓意。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文津阁”是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皇家藏书楼之一,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词义与名称由来

2.历史背景

3.建筑特色

4.文化价值与现状

注:若需更完整的历史细节或建筑技术说明,可参考、6、8、10、11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絣扒脖领子草头露超前絶后弛魂宕魄揣丸传书储傅电舌缔素发射极耦合逻辑集成电路棼错愤媿海螺手含真客豢爱话眼忽骤寄辞搢朴金墉计置口惛枯甲联袂廪食柳緑花红隶役抹阶谋元泥饭碗盘针凭愚茕困散套赏工山弯圣断事不过三食顷水车戍籍顺应舒扬疏质松黄饼泰岳山痰宫劈历叹嘻題名鄉會铜乌托承脱遗外罗院网罗苇带未知数霞袂小视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