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车麈尾的意思、犊车麈尾的详细解释
犊车麈尾的解释
《晋书·王导传》:“初, 曹氏 性妬, 导 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 曹 氏知,将往焉。 导 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 蔡謨 闻之,戏 导 曰:‘朝廷欲加公九锡。’ 导 弗之觉,但谦退而已。 謨 曰:‘不闻餘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 导 大怒谓人曰:‘吾往与羣贤共游 洛中 ,何曾闻有 蔡克 儿也。’”后用为嘲人惧内的典故。 清 陈维崧 《浣溪沙·逮下为阎牛叟赋》词:“频笑 王 家九锡文,犊车麈尾事纷紜。 蔡充 儿语最传闻。”按, 蔡充 当为 蔡克 之讹。
词语分解
- 犊车的解释 牛车乘犊车。;;《资治通鉴》详细解释牛车。 汉 诸侯贫者乘之,后转为贵者乘用。《汉书·蔡义传》:“﹝ 蔡义 ﹞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 义 买犊车,令乘之。”《宋书·礼志五》:“犊
- 麈尾的解释 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
网络扩展解释
“犊车麈尾”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与古代人物轶事相关,现多用于戏谑或嘲讽他人惧内(怕妻子)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出处与典故
该词出自《晋书·王导传》。
- 东晋名臣王导因妻子曹氏善妒,暗中另置别馆安置妾室。曹氏得知后欲前往质问,王导担心妾室受辱,匆忙驾车赶去,情急之下竟用手中麈尾(一种类似拂尘的器物)的柄驱牛加速。
- 司徒蔡谟听闻此事后,戏称朝廷要赐王导“九锡”(古代帝王赏赐功臣的九种礼器),并调侃道:“没听说其他赏赐,只有短辕的牛车和长柄的麈尾。”暗讽王导惧内狼狈之态。
2.词义解析
- 犊车:指牛车,古代普通交通工具,此处“短辕犊车”暗示匆忙简陋。
- 麈尾:魏晋名士清谈时手持的器物,象征风雅,但“长柄麈尾”在此被用于驱牛,凸显王导慌乱失态。
- 整体含义:通过王导的窘迫场景,比喻因惧内而举止失措,后成为嘲弄他人怕妻子的典故。
3.用法与延伸
- 古代文人常以此典入诗,如清代陈维崧《浣溪沙》中“频笑王家九锡文,犊车麈尾事纷纭”,借古讽今。
- 现代语境中,该词使用较少,但可灵活化用于幽默调侃男性在婚姻中的“妻管严”现象。
附:古文原文节选
《晋书·王导传》:“导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蔡谟)曰:‘不闻余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
网络扩展解释二
犊车麈尾(dú chē zhǔ wěi)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犊表示小牛,车指的是车辆,麈尾是指麈兽的尾巴。该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小牛拉着的车辆上挂着麈兽的尾巴”。这个词的部首是牛(⺧)、车(车)和麈(麈),总共有20画。
犊车麈尾一词的来源较为晦涩,不过可以从字面意思分析推测。在古代,麈兽是一种宝贵的动物,其尾巴有很高的象征意义,被用于装饰贵族的车辆,象征着尊贵和地位。而牛则代表着力量和劳动。因此,犊车麈尾可以表示一个贵族或者富人所拥有的豪华车辆。
犊车麈尾的繁体为犢車麈尾,字形保持了一致,只是字体不同。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犊车麈尾的笔画分别是:犊(5画)、车(4画)、麈(14画),尾(4画)。这些部首的笔画数是:犊(4画)、车(4画)、麈(12画),尾(4画)。
以下是一个使用犊车麈尾的例句:
他们乘坐着犊车麈尾出行,显得非常昂贵和有地位。
犊车麈尾没有常见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它是一个独特的词语,用来形容奢华和富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