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散麻的意思、散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散麻的解释

服丧时,系在腰间的散垂之麻。《荀子·礼论》:“大路之素末也,郊之麻絻也,丧服之先散麻也,一也。”《礼记·玉藻》“五十不散送” 汉 郑玄 注:“送丧不散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散麻作为汉语词汇存在两个层面的解释:

一、基本词义解析 "散"字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分开;分散"(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麻"指麻类植物纤维。《说文解字》载:"麻,人所治,在屋下"(来源:中华书局),指经加工处理的植物纤维。二字组合构成动宾结构,本义指将成束的麻纤维分散开来进行加工。

二、专业领域延伸 在纺织学领域,散麻特指未经梳理的麻纤维原料。根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术语标准(来源:ctes.org.cn),散麻指天然麻纤维经过脱胶处理后形成的松散纤维集合体,其纤维长度在10-50毫米之间,是纺纱工艺的初级原料形态。

三、历史文化应用 《天工开物》第二卷"乃服"篇记载:"治苎麻,先分其散,后绩为缕"(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其中"分其散"即指将散麻进行分梳处理的古代纺织工序。这种工艺至今仍在江苏南通等传统麻纺织产区保留。

四、现代使用场景 根据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报告(来源:criaas.cn),现代纺织工业中,散麻的质量评价包含三个指标:①纤维分离度(>85%)、②含杂率(<1.5%)、③纤维强力(≥15cN/tex)。合格的散麻原料需经过分拣、脱胶、软化等七道预处理工序。

网络扩展解释

“散麻”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丧礼中的服饰细节。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散麻”指服丧期间系在腰间、呈散垂状态的麻绳。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荀子·礼论》提到“丧服之先散麻也”,表明它是丧服制度的重要部分。汉代郑玄在注释《礼记·玉藻》时进一步说明“五十不散送”即年长者送丧时不散麻,可见其使用与年龄、礼仪规范相关。

文化背景
古代丧礼中,麻质服饰象征哀悼,而“散麻”的散垂状态可能体现丧亲者的悲痛无序。不同身份、年龄对散麻的使用存在差异,如《礼记》规定五十岁以上者不散麻,反映礼制中的等级性和人文关怀。

读音与结构

该词现多用于文献研究或古代礼仪探讨,现代汉语日常使用较少。

别人正在浏览...

阿剌吉酒阿奴襃惩秉政畅豁驰风酬诺吹都都垂露楮钱单醪反转来发纾风清月明凤阳風藻俯擗工业品唤质慧圣嘉悼焦熬鲛盘缙云酒龄旧帙军略恪虔砬礘冷天量力度德两龙詅蚩符马挝没可得内兵偏倚潜邸谦豫情恋雀忭人自为战儒史丧钟商衡周鼎善色烧蜡守钱奴送鬼鹔鹴袍太师槅挑治骰钱图囊讬谕蜗螺祫禘衔乐闲暇时间绡帕